人物 | 银鞍白马、踏步流星、膝前横来诗满月,剑气照书香

2021-03-30 10:35:13   掌中九江
浏览量 22211

“张先生练太极拳,刚柔相接,节节贯串,劲势连绵。形意拳则发劲沉猛,神形具备。八卦掌则轻灵活泼,步法矫健,上下相随,式式连环,如流龙,如鹰飞,变化无穷,技法万千。他练通背拳,则冷、疾、脆、快、硬、灵、轻、绵、柔、巧,势如猿猱,腾跃如飞。其八卦剑法,则身剑合一,浩气凌空,如游龙,如飞凤,其收式也,如玉树临风,山岳静峙。”这是张修林2002年72岁时,出席《美国芝加哥第二届国际武术功夫锦标赛》,大会上表演了四派(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组合拳艺和奇门剑法后,当时在世界上极具影响力的美国《侨报》对他功夫的评价。

技惊四座

出生于1929年的张修林,安徽合肥人,自幼酷爱读书练武,对古典文学、武术、书法、绘画、篆刻等诸艺都专心研习,一生坚持,文武双修,终成大家。张修林从事建设工程设计工作40余年,先后在武汉、九江等地工作,退休前任九江工业建筑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张修林先生家学渊源,8岁始由父亲(其父张慎文先生是石头拳门大师神手唐殿卿的弟子)启蒙,学少林曦阳掌拳基础功夫,1945年及以前一直学练少林拳、械等。1946年在芜湖拜沙国政先生为师,学形意拳、八卦掌、太极拳、通臂拳等拳械,并得师祖姜容樵先生之亲传。1950年夏,在芜湖拜胡季武先生(陈延熙弟子,古艺太极拳大师)为师,学陈氏传统太极拳十三式功架、炮锤等。1951~1966年在武汉的15年间,师从祁殿臣先生(祁师是河北铁罗汉张香斋和武术大师活猴孙禄堂的弟子)深造形意拳、剑术和孙氏太极拳等。1972年在北京得八卦掌名家李子鸣先生传以梁振甫式八卦掌。同年得从王惠川、韩兰宇先生学五子连环太极拳等。

半个多世纪以来,张修林活动于国内外武术园地。在武术界培养了许多武术干才,弟子遍及海内外。并多次担任各级省、全国性、国际性武术运动会的裁判工作和讲学、教学工作。张修林创作的《太极拳满天星》等诸艺为九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申报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电视台12套《夕阳红》、5套《体育人间》、9套《纪录频道》等栏目曾多次对张修林进行专访和报道。

文武兼修

如今的张修林,虽已年过九旬,却依旧耳聪目明、反应敏捷、精力旺盛、步履矫健。练起拳来,刚柔灵动,形神活泼。对武术追求尤盛不衰,曾多次应邀出席国内、外等地的多次武术表演。正如他自己篆刻的图章《剑气书香,人寿艺老》。张老对于练武的归纳有六个得到:“得其形,得其意,得其劲,得其速,得其神,得其寿!”可谓经典总结。“得其寿”是他90岁后才加上去的,此前未敢轻加。因练武者对于“长寿”是极为珍视的。练武者要是把身体练痛、练坏、练伤,练得不健康,那是说明存在问题了。所谓“长寿”一定要健康,生活质量要好。否则,不健康的“长寿”,那是极其糟糕的事情。张修林说:“武术是极佳的养生保健好手段,从小练武,终身受益。中国功夫内容博大精深,各具特色,惟要练习得法。”练武者可以悟矣!

武学造诣精深,文化修为一样了得。张修林书法得自父亲传授“中锋捻转笔法”。柳体基础,加上拳法缠势,运转雄劲,“笔即是剑,剑即是笔”。写起字来,书剑合一,其行笔如剑划沙,不怪不媚,不拙不巧,而是活泼灵动,气势厚重,入木三分。书画之余,兼及治印,有“秦玺汉印尊巨匠,铁笔剑书耻狐惮。”之诗句。

弘扬传承

人生难得老来忙!张修林近年始终致力于武术理论之研究,用《易经》八卦学说解释拳理,用物理、生物力学、人体结构学和武术力学,诠释练武的功理、功法和武术健身学等。并从事整理、撰著、编绘传统武术之著作,整理前辈和自己的武学文稿近300余万字。

2019年,九江市张修林武学研究会成立,这是九江首个以个人名义命名的武学研究会。之前,张修林武学研究会已在香港、芜湖等地相继成立。张修林说:“研究会虽以我的名字命名,但不是研究我张修林,而是研究我所传承的老师们所传给我的武术文化,让这些传统武术文化能够发挥更广泛的作用,使国之瑰宝继承发扬。”

练武80余年的张修林,有一个极深的体会:中华武术是“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而不是练肌肉,而且很多基本功轻练则是健身,劲练就是武功,唯有坚持才能得道,正所谓“功夫不到终是谜”。

(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连国秀/文 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吴雪倩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