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丨黑白记忆

2022-05-14 10:00:49   浔阳晚报
浏览量 29366

黑白记忆

□川流

  上世纪70年代,湖口县城紧靠鄱阳湖,面积不足两平方公里。那时娱乐方式很单调,到照相馆拍照留念,曾是让人们非常兴奋和期待的事情。

  我印象中的照相馆位于登临石钟山路口的一座弧形小楼内,楼下是理发店,沿着楼梯间的木楼梯上到二楼,先要走过一段用三胶板隔出的幽暗走廊,才是照相大厅。厅中央竖着一台身躯庞大的座式照相机,无形中将大厅一分为二。大厅北墙面挂着整版布景油画,以城市风光为主,有好多年都是南京长江大桥的图案;南面墙壁上则是整块的白布,白布前方地面有一张双人条凳。大厅四周散放着踏板、一小截活动木楼梯、木马、塑料冲锋  枪、假树假花等道具,衣架上还挂了几套沾满污垢的服装,供顾客照相时选择。

  照相馆临街外墙壁上,安了个大大的玻璃橱窗,里面经常展示一些经过放大处理的相片,有全家福,有个人照,也有新婚照,更多的是小孩子的相片,都是照相馆工作人员挑选出来的精品。谁的相片被选中了,心里都美滋滋的,如哪个姑娘的相片放在了里面,走在大街上被人认出,不仅迎面有小伙子火辣爱慕的目光,还会大大增加回头率。

  照相馆隶属县商业局,有五六个职工。印象深的有一男一女两名中年人,都是主摄影师,男的叫杨志,与《水浒传》中卖刀的青面兽同名,女的则是我一名女同学的妈妈,高个,大脸盘,爱穿灯芯绒旗袍,颇有气质。

  那台木制座机是产自上海的海鸥牌,常年用一面黑一面红的大块厚布盖着,难见其真面目,底部装有四个小滑轮,可以自由移动。照相时,要辅以钨丝灯光,摄影师头先钻入厚布内换胶片盒,在磨玻璃上对好镜头,才探出头来,手捏控制快门的橡皮气球正式拍照。后来,照相馆又添置了一台外拍机,机型是一样的笨重,只是方形木制基座换成了活动三脚架。这种相机,一个木制胶片盒内的胶片有16寸的容量,能根据需要拍不同大小的照片,但必须一版全部拍完方可取出洗相片。

  满月、毕业、工作、当兵、结婚、做寿……但凡有纪念意义的日子,大家都会去照相馆照相。恋爱中的姑娘,还会趁照相馆没有顾客时,悄悄溜上楼,羞红着脸照一张相片送给心上人。照相馆的生意十分红火,到了过年期间更是火爆,要排队照相。一楼的理发店那几天也特忙,等待照相的时间,有人就去一楼理发、烫头。当时很多人家中堂画旁都挂着一个大相框,里面装满了全家人大大小小的黑白照片,成为一种流行风尚。

  拍照时,顾客的情绪随着灯光的照射渐渐饱满,随着摄影师“啪”的一声推入胶片盒,顾客或微笑或紧张,快门启动后,某一时刻的生命状态瞬间凝固成平面照片。这一过程,大人相对快些,摄影师除了提醒你坐好别动,连说几声“笑一个、笑一个”,就照了,没经验的人,从摄影师准备时就笑起,到了正式拍时,面部肌肉早已僵硬,反而笑不出来。小孩子照相,大人都会在照相机后面做鬼脸逗笑,摄影师也理解家长的心情,并不催促,耐心地等待最佳拍摄时机。

  大多数人照相都是在有油画背景的一面,有的还会穿上照相馆里的服饰照,那是要另外收费的。只有照结婚登记等证件照,摄影师才推转座机,让顾客坐在另一面的长条凳上,取墙壁上的白布为背景。全家福相片一般是老人在中间正襟危坐,儿孙按辈分高低围着站立。姑娘照相一度流行手持塑料花半遮脸庞,含羞侧立。结婚证件照一律半身,女方头偏向男方肩头,娇羞幸福的模样。这些都是摄影师反复导演的效果。相片是黑白的,慢慢才有了人工上色技术,那种黑白时代的“彩照”,反而失去了本真。相片的下首,还会根据顾客要求写上“某某纪念”字样,并留有拍照时间。等待取相片是一个漫长煎熬的过程,最在意的是照片中的人物眼睛是不是闭着的。

  随着照相机从高档消费品进入寻常百姓家,照相馆的生意日渐凋零,从热闹逐渐走向落寞,上世纪90年代初终于悄无声息地关了门。

  偶尔翻看老相片,逝去的时光仿佛在眼前、若隐若现。这时,我的心情会如这些发黄的照片一样孤单,更加孤单的还有我曾经年少时的黑白记忆。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吴雪倩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