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抗美援朝老兵袁炎生:我是幸福的人

2022-07-26 11:40:48   浔阳晚报
浏览量 29476

抗美援朝老兵袁炎生:我是幸福的人

□ 朱新军 文/摄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2年,弹指不过一挥间,但在抗美援朝老兵的心中却是一段无法割舍的回忆。近日,在九江市浔阳区甘棠街道庐峰社区,笔者见到了抗美援朝老兵袁炎生,虽说今年已是91岁高龄,但老人思路清晰,说话铿锵有力,言语间充满了对过往峥嵘岁月的一片深情。

image.png

出身农家立志从军

  1931年12月20日,袁炎生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小池镇板桥畈村的一个贫苦家庭。因为没有土地,祖孙三代都是靠给人打长工,维持最低的生活。“虽然日子过得非常艰辛,但父母还是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姐弟三人拉扯大,我很小就给地主家放牛、打长工,虽然帮不上家里什么忙,但至少能混口饭吃”。

image.png

袁炎生

  在动荡时代长大的袁炎生,目睹了侵华日军的暴行,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袁炎生一家才终于分到了自己的土地。“共产党不但给我们贫苦百姓分了田地,还把地主当年侵占老百姓的财产都交了出来,再也不用看别人脸色啦!”

  “1951年20岁的我,有了一些知识和理想,当听到公社派干部下乡做中国志愿军的征兵宣传,想到小时候受过的苦难,在党领导下才翻身做了主人,我当时就下定了决心,要走出农村参军报国!”袁炎生报名入伍后先是在黄冈、武穴训练了半年,后从武汉乘坐火车直奔辽宁丹东,于1951年10月入朝。

不畏生死运送物资

  “来到丹东的时候,我开始感到战争离我们如此之近,气氛之紧张。原本在鸭绿江的正中间有三道桥,可被美军炸毁了两座,只剩下一座桥。我随着部队步行过江后,经过十多天日夜行军,才来到了朝鲜的元山。”入朝后,袁炎生被编入步兵20兵团68军202师606团2营6连1排3班。

  “当时一个团只有一个运输连,总共一百多人。因为条件有限,我们主要从事人力运输,完全靠背扛,向一线的战友运送枪炮子弹和粮食,还负责把受伤和牺牲的战友背下来。”袁炎生特别提到“当时我第一次背伤员,那名战士胸口负伤,全身流了好多血,衣服也全是血,洗都洗不掉,本着救人如救己,我赶紧把他背到二线交给了卫生所。离开的时候,我还把这件‘血衣’拿回去作纪念,放在身边保管了很久。”

  “运输连比起在第一线的战友要好一点,但一路走来也很危险。敌人很坏,他们总来前线侦查,想尽办法把交通要道、主要路口用机枪封得死死的,发现有人就开枪,经常还有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尽管遇到很多困难,但我们还是迎难而上,经常在晚上行动,严格灯光管制,防止暴露目标,寻找合适的时机通过。就这样来来回回,不知跑了多少趟,还好每次都顺利完成任务。”由于表现突出,袁炎生还荣立了三等功。

image.png

袁炎生立三等功简历。

  “我们一般住在朝鲜老乡家,冬天好冷,都住在坑道里,一个坑道可以住一个班。每个连都有一个食堂,另外搭了一个篷子,战士们自己做饭吃,如果粮食不够,可以向朝鲜人民军借,出去行军走路的话,自己也要带些土豆、炒面等干粮,保持体力。我们当时去的时候,只有一般的棉袄可以穿,朝鲜冬天非常冷,经常是零下三四十摄氏度,根本不抗冻,早上起来没法烧水,只能用雪来洗脸。有时为了翻越雪山,防止穿鞋打滑,我们还光着脚丫慢慢爬,下山弄不好就要摔跤,冻伤冻死的不在少数,可为了执行命令,根本顾不了这些。”袁炎生深有感触地说。

  “条件艰苦归艰苦,但战争是残酷的,不能有半点思想顾虑。我们当时也是年轻人,都是下了最大的决心,抱着不怕死的信念去的,绝不当‘逃兵’。记得有一次,我们在十字架山脚下的一处坑道里隐蔽,排长先到对面的山上侦察路线,可惜没能完成,还是被敌人发现,用机枪扫射击中,大家看到都顾不上危险,哭着跑去救排长,但他还是永远离开了我们。排长虽然光荣牺牲了,但他英勇无畏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敢打敢拼,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说到这里,袁炎生的声音有些哽咽。

刻苦学习投身基层

  回国后,1954年10月袁炎生进入解放军重庆步兵学校学习。“刚入校经过文化考试和身体检查,学校发现我文化较低、身体较差,怕我适应不了紧张的学习任务,叫我复员回乡。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但我有信心有决心坚决完成任务,在我一片诚心地打动下,学校终于同意我留校学习。除了参加课堂学习和正规军事训练以外,我还把周末和晚上休息的时间都用来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入校后第二个年头,我被评为优秀学员,获得物质奖励,毕业时被授予少尉正排级军官,在校期间我还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袁炎生露出开心的笑容。

image.png

袁炎生解放军重庆步兵学校毕业证书。

  1958年袁炎生从部队转业来到江西工作,先后被安排在九江赛城湖山区开荒栽树、彭泽县渔业部门管理仓库、庐山银行等多地工作。1968年调到人民银行九江分行出纳股从事金库管理工作,袁炎生深知这是党组织的信任,他每天早出晚归,连吃住都在单位,尽心尽力办好每笔国库业务,确保零失误零差错。由于表现优秀,1978年调到工商银行九江分行金鸡坡分理处担任主任一职,直至1983年退休。这一路走来,袁炎生始终保持一名老兵、老党员的政治本色,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心中均有不菲的口碑。

  “我是旧社会走过来的人,经历过新旧社会的变迁,深切感到党的光荣和伟大。我经常对孩子们说,要铭记党的光辉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才能走好人生每一步。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我退休每月也有固定收入,平时有空我还会去湖边、公园拉二胡、唱歌,丰富晚年生活;我的孩子们都有正式单位,有养老金领,衣食无忧,这一切都是党的政策好,在以前是做梦都没想到的事。想当年在朝鲜,我不知流了多少汗、遇到多少惊险。我目睹许多战友牺牲在朝鲜的国土没能回国。如今年过九旬,还能健康地活着,儿孙绕膝,我想我是一个幸福的人!”袁炎生由衷地说。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吴雪倩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