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散文苑)不一般的筷子筒

2022-09-27 19:45: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451


不一般的筷子筒

■ 宋晓虹

前些时日,先生写了一篇《父亲的筷子筒》的文章,文中所说的这个筷子筒看似普通,甚至可以说一眼看去特别不起眼,瓦片色、做工简单,但它却让我惊叹、震惊、感动!因为它凝聚了一个历经坎坷的父亲对家庭深深的爱;凝聚了一个身处历史潮流中无以报国、无法施展才华的知识分子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理想不放弃、对未来充满希望和憧憬的情怀。这种情怀深深地感染着我、打动着我,让我又平添了一份对公公的敬仰和思念之情。

我的公公其实也是我的红娘。虽然他老人家没有来我家提过亲,但童年的我特别崇敬他的知识和才华,如今记忆中依然时常闪现父亲和他唱诗、讲学的动人场景,那样的美好在我幼小心灵里转化成了对他的崇拜。正是缘于此,我对遗传他基因最多、同样热爱诗词歌赋的三儿子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也成就了我后来的人生,有了我现在的小家,他也成为了我的公公。

只可惜他的好友、我的父亲不能得知,而他也在我婚后不久,孩子还只有几个月就因病离世。不然,现在他俩老该是多么的开心。

在嫁入婆家后,我经常看见这只筷子筒,也有过好奇,因为从来没见过这种式样的灰色筷子筒。听说它是随了先生的家从乡下带来的,当时以为是塑料制品,就没有细看深究。直到那一日,先生回家小心地修复那只破碎的筷子筒,再次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它是瓦泥烧制,难怪是灰色的。外型似量米升,日进斗升,应该是期望日子越来越好。它上面有公公亲手雕刻的花边及手书“饮水思源”的字样,落款是1975年季春,再细看上面赫然还有手书英文“made in China”,我惊呼于先生:你父亲太有才了!

我们兴奋地研究着,心情也开始五味杂陈……

公公是20世纪50年代解放初期的高才生,本应是风华正茂、大展雄图的时光,却只能默默地去精心制作一个筷子筒。那是怎样的无奈,又是怎样的痛!不是过来人也许无法理解。

在记忆中,我的公公是风度翩翩,英姿挺拔,温文儒雅的知识分子,很有气场。小时候常听姐姐说父亲是靠悟性与聪慧作诗却说不出子午寅卯,而公公就不一样,不仅条理清晰、讲解透彻,而且生动有趣,跟着他学习很快就可以上手,可见公公文学的功底之深厚。后来我考上了公公教书的那所大学,公公是中文系知名教授,人们都敬称他“老夫子”。他经常讲授古典文学的公开课,无论是在多媒体大厅,还是在小会议室,他的讲学常常是一座难求,很多外系学生也争相去旁听。

公公做事有一股韧劲,从不畏难。记忆中他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带学生、带好友等出入庐山垅进行桃花源学术探究,撰写学术论文,出了不少成果。他的品行十分令我佩服,我也常不由自主地在家中夸赞,如今我的孩子身上也能看到这种才情和倔强;孩子对待工作和学习很是奋力、十分执着,年年评上五星员工。我可以告慰公公在天之灵,您后继有人。这只非同一般的筷子筒我们已经珍藏,也会珍惜您给予我们无限的爱与精神财富。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刘芸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