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风土)记忆中的牯牛石雕

2022-09-28 19:15: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1380

记忆中的牯牛石雕

■ 王春芳

庐山牯岭老街是庐山环山公路中的一段繁华街市,位于海拔1100米的山顶。这段街道一边依牯岭峰峦,商店、住家鳞次栉比;另一边临剪刀峡谷,开阔、险峻。20世纪80年代前,这一部分仅有的几家店面也多在路基之下,因此又被老庐山人称之为“半边街”“单面街”。

1953年8月1日,庐山北山公路通车,为连通东谷与西谷,同年11月由庐山原建筑工程公司承建,开凿牯岭日照峰隧道。能工巧匠们在艰难的工作条件下,铺设了小铁轨道,用翻斗推车将开凿隧道的土石方一车车地运至老下街。从老下街的基脚处起,往上砌筑了高达22米的驳坎,在牯岭正街对着剪刀峡的壑口处填建出了今天的街心公园。1956年庐山街心公园竣工,填下的土石方达万余立方米,占地2100平方米。公园里有草坪、花坛、紫藤花架、蘑菇亭、石桌石凳,还有任孩子攀爬的高大的垂枝樱、棠梨树、鸡爪槭。这里成了我童年的乐园,留下了许多和小伙伴们快乐、温馨的记忆。

1987年,庐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确定在街心公园设立一座代表庐山形象的牯牛雕塑,由当时的园林处组织完成。1988年初,庐山园林处联系景德镇雕塑瓷厂组织了一次“牯牛”艺术设计比赛,共收到了20多份设计投稿,管理局在投稿中评选了3份比较符合要求的设计,又将3份作品拆分后取长补短,重新融合设计,并制作了一个80公分长、30公分高的牯牛雕塑小件,小件送到庐山进行确认后,才进入正式雕塑制作中。

1988年12月,“牯牛”石雕正式落户在了街心公园的中心花坛中。石雕长4.7米,宽2.16米,高2.7米,原设计由九块花岗岩拼雕而成,由于石雕脖颈弯曲处比较薄弱,一体成型雕刻时容易破损,制作团队临时决定增加了一次单独的石料切割,最后建成时实际是由10块花岗岩组成。星子县温泉麻石厂提供磨石材料,景德镇雕塑瓷厂组织了雕塑设计,浙江省温岭县石料厂工艺雕塑队负责施工完成。石雕基座使用黑色花岗岩精磨砌筑,上刻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手书的“牯岭”二字。因此,街心公园也被称作了“牯园”,成为牯岭街闹中取静的绿地。

那时候,爸爸作为庐山方制作团队的重要一员,总是很晚回家。我去他办公室找他时,先是发现他的办桌上有一个精制的小牯牛雕塑,没过多久就在进门的大厅里看到有一个泥塑的大牯牛。有一天,爸爸很晚都没有回家,早上起床后看到他,左手被厚厚的纱布包裹着。爸爸说是头天晚上在公园安装牯牛石雕时,被吊起的石块撞到了,流了很多血。爸爸还说,石块太大太重,吊上车时差点把车砸翻了,在盘山公路上行驶时也是险象环生。爸爸换药时我看到了那个伤口,在鱼际穴往大拇指方向,伤口不大,但很深,被磕掉了一块肉。我记得那个伤口很长时间都没长好。

第二天,我兴奋地跑到街心公园去看牯牛石雕,简洁的造型和爸爸单位大厅里的泥塑一模一样,但是比泥塑大很多。隔了段时间又去爸爸办公室,发现那头泥塑牯牛不见了,心里就默认为石牛的肚子里装着小泥牛。直到很多年后,有一次和爸爸聊起这个话题来,爸爸说泥牛是按照石牛设计大小的70%比例制作的模型,在正式制作前就运去雕塑厂了,是为制作前设计切割而用的。1988年,我只有12岁,我无法想象切割、制作、再拼装是个什么流程,但记忆中石牛这古拙、朴素的造型和敦厚、温和的形象与牯岭传说中的牛郎建立起了一个美好的链接,在我的心中,它就是庐山人朴实无争、敦厚善良形象的化身。

长大后,走出庐山,看到大商超门口的大型雕塑拼装造型过程,我才能想象得出来,10块总重量近70吨的大石头,拼装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与此同时,也对这座至今风华不变、磐石稳固的石雕背后的设计、制作人员,再次产生了敬仰之情。

2013年,庐山规划建设处利用新建的停车场顶部,将街心公园扩建了3000多平方米,为此牯牛石雕所在的位置向后推移了10余米。新扩建的公园搭建了木制观景台,整修藤架,将庐山的云海奇观、晚霞、浔阳灯火更好地呈现在了世人的眼前。牯牛石雕所在的新位置,拥有了更大的背景区间,它在蓝天、青山、白云的映衬下安然伫立,美丽的白鸽在它的身前身后环绕飞舞、起落,静默无言地俯瞰百年牯岭的生息变化。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