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刘兴林:七旬老人的江湖“船”说

2022-10-08 10:23:16   浔阳晚报
浏览量 31201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湖口,地处江湖交汇,历来百舸争流,渔舟唱晚。船和江湖一样,成为湖口独特的地域文化意象。在湖口县有这样一个老人,年逾古稀依然痴迷于制作木船。

过去的木船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湖口,因长江与鄱阳湖唯一交汇口而得名,是一座依水而建、因水而兴的城市。船,在湖口有着4000余年的历史。从古代的木质帆船到如今的机械钢船,其发展史记录了时代年轮,见证了峥嵘岁月。摆渡、捕鱼、商贸……以前,船在当地成了很多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时代书页的翻转,“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已成为诗和远方,人们对于古代木质帆船的传统制造工艺的记忆几近模糊。

  如今在湖口,只要提到传统船只制造工艺,刘兴林就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人物。今年77岁的刘兴林,是一位对传统船只有着不解之缘的民间艺人。

  “以前,南来北往的木帆船大多停靠在上下两座石钟山守候的山城水域。夜晚,上到西门塘子,下至洋港,船上点起玻璃瓶做的油灯像天空中的繁星,摇摇晃晃,码头与河滩变成了水上星光城。”刘兴林对当时的繁华场景历历在目。

  刘兴林介绍说,航运业的发达也造就了湖口经久不衰的造船业。20世纪80年代,湖口大大小小的造船厂就有6家之多。可如今船厂少了,制造的还都是钢质船。

梦里的木船

  今年77岁的刘兴林,16岁就开始跟随师父沈六喜学习制作已有千年历史的木船,之后到沿海地带从事造船行业。时值青春韶华的刘兴林,曾经是浙江一家大型造船公司的技术管理人员。在外多年,看到许多人将造船产业从经济做到了文化,这让刘兴林动了心。面对江湖渐行渐远的传统船只,刘兴林感到有一些迷茫,也有一些忧郁。就这样,带着对家乡的眷恋,刘兴林踏上了返乡圆梦之旅。他毅然辞掉了工作,回到家乡湖口县开始造船模,发扬本地造船文化。2012年,刘兴林开始钻研湖口木船制作技艺,将自己多年的经验分享出来,从文字资料到木船模型,他废寝忘食,沉浸在造船的世界里。

  如今,船模的选材、下料、仿样、制作、填缝、打磨、上漆等工序早已刻在他的心中。“20年前,我在公司上班每月就有8000元的工资。然而,家永远是我的根,我热爱家乡的大江大湖。”查阅资料、了解政策、递交材料……数年来,刘兴林在圆梦的道路上付出的辛酸苦辣比想象的还要翻倍。“起初身边人都不理解,我真的感觉自己是在孤军奋战,心里很不是滋味。”刘兴林补充道。

手中的木船

  “湖口木船种类繁多,钓船、斗船、红船、大马船、座哨船……”刘兴林一边刨着船料,一边介绍。现在传承下来的主要是钓船、斗船和普通渔船的制作。木船制作工艺极为复杂,仅制作工具就有锛、斧、锯、凿子等几十种之多,工序有绘图制样、选料进厂、下料加工等10多个流程。用料也十分考究,根据船体部位性能,椿、楠、柏、樟、杉等都是主料材质。

  “在沿海造船20余年,我发现那些城市融合地方特色和文化资源进行开发非常成功。我从小生长在江湖边,从事造船业50多年。湖口坐拥独特的舟船文化和江湖山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很大。”

  功夫不负有人心。2018年春季,湖口木船制造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得到喜讯后,千帆竞渡的壮观场面仿佛就在我眼前上演。那几天是我最高兴的,感觉吃饭都特别香。”回忆起当时的感受,刘兴林有感而发。

希望的木船

  每次造船前,还要进行造船开工仪式。每到这时,刘兴林都“精神头儿”十足,他思路清晰,安排的所有仪式流程井井有条。选材、锯木、搬运……他事必躬亲,一个个环节、一道道工序,每件事都细致入微。

  如今,年过古稀的刘兴林还在为传统木船制造技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我的人生路即将走完,我真心地希望家乡的木船制造工艺能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传统木船制造工艺保存下来,后继有人。同时,我更希望传统木船能运用到文化旅游领域,助推家乡经济社会发展。”提到未来的保护和传承之路,刘兴林充满信心。

(九江日报全媒记者 周慧超/文 张驰/摄)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刘芸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