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拾遗)寻踪千年古驿道

2022-12-07 19:06: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845

寻踪千年古驿道
■ 陈泽富

晚秋时节,我随十几名文友从十里铺出发,经过冯家村,来到潘湾的十家铺,古驿道的登山入口处。在这里下车后,便沿着山间石径拾级而上。据同行的文史专家陈新代、熊学明二位先生介绍,这就是当年江州通往南康的古驿道。古驿道荆棘丛生,当地村民听说有文史专家来访,就在头两天砍去茅杂草,现出一条路。沿途要经过两条小溪,过去是用麻石条连接两岸。天长日久麻石条断了,一位邓姓村民自费买了几块水泥预制板替之。半山腰,有一个人工筑起的山泉水凼,是供行人饮水之用。近期久早无雨,水凼也干涸了。驿道上多有石阶,一些较大的卵石上,还有人工凿的防滑条。山里十分寂静,狡猾的野兔听到行人的脚步声,就迅即蛰伏,或逃得远远的。欢快的山雀似乎很久没见到这么多人了,在树林里叽叽喳喳议论着。斜坡上,突现一簇簇红彤彤的枫叶,让游人体验到绚丽晚秋的韵味。就这样,一行人不知不觉登上了吴障岭。

何谓吴障岭?清康熙《庐山志》载:“吴障者,吴所保障也。或曰山卑不足以言障,昔有吴障者家此山下,既死,葬此山,故名。”吴障岭,岭峻峡险,林泉瀑石,东北有塔尖山,其下有龙泉寺,北傍洞林山,西为虎山,虎山西北为天花井,西南为鹰嘴崖。山巅有揽胜亭、天柱灯、关帝古庙、竹隐神龙、鹰嘴石、一线天古道等景点。上关口上双亭并立,旱桥相连,桥下孔道即为吴楚两地古道,宽约三米,盘桓曲折,形势险要,传为伍子胥闯关之处。天柱灯在下关口右侧山崖,高十米,刻有《天灯碑记》。《庐山志》载:“盖其地为九江、星子二县通衢,夜设天灯,以便行旅”。过去连夜晚都有商贾行旅,可见繁盛之一斑。竹隐神龙在下关口左侧,龙身隐于茂密竹林之中,龙首则昂然现于古驿道旁。关帝古庙在上关口旁,始建于春秋时期,原为天王观,后为子胥洞,昔为经过这里的商贾行旅祈求平安聚财积福的象征。今庙重建于民国十八年,殿中祀奉着关帝圣君、周仓、关平塑像。

在关帝庙中小憩片刻,文史专家们讲述了几个关于吴障岭的传说:一说,战国时期的伍子胥,当时被楚国追杀,他过吴障岭时,一夜白了头。二说,唐代大诗人李白一生五次来九江,写了二十多首有关九江庐山的诗,年近花甲之时还在九江坐牢。他夫人宗氏闻讯从豫章经吴障岭驿道,来九江探夫。李白诗云:“知登吴障岭,几与死与分。”一位老妇徒步两三百里,还要攀越陡峭的吴障岭,李白真是既感动又担心啊!三说,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官至左丞相的周必大,游览了宝积寺后,骑毛驴翻越吴障岭,写了既有史实又具文采的《前后庐山录》。

告别关帝古庙,从东南沿驿道下山,蔓草盖路,已长久没人行走了。来到“吴楚雄关“摩崖大石块前,已经荒废难已辨认了。再往前行,转弯一陡坡处,立着数根石柱。这是前人为防备过往行人落下悬崖,而设立的铁链石柱防护设施,古驿道上仅此一处。行走在古驿道上约莫两个小时,竟没有遇见一位行人,与以前相比,夜挂天灯以照行人,形成天壤之别。

一路下行,来到一座斑驳苍老的石拱桥,名曰积余桥。村名以桥名之,地势平坦,人烟稠密,此地即古道驿站。《庐山志》称其为“东干道通衢也。”桥头有两株千岁以上的香樟。附近曾有慧日寺、智林寺,现已荒废。看得出来,作为当年的驿铺,上山的进口与下山的出口当年都蛮繁荣的。位于潘湾的十家铺,曾经人文鼎盛。同治年间举人,当过浙江金华、嘉兴知县的刘云樵就生于邻村谭畈葬于此。此地又名蔡家垅,一垅两港,溪水潺潺。传说当年这里店铺林立,豆腐店、杂货店、饭店、肉铺一大排。作为通往江州的最后一家驿铺,商贾行旅下山后,都会在这里歇脚打尖。

南北走向的吴障岭古驿道,在未修通九星公路前,自唐代至民国初期,一直是九江府通往南康郡的主要通道。明清时期,从景德镇等地运往姑塘的瓷器等货物,如要赶时间,又不绕道鄱阳湖口逆水至九江,也会走这条驿道。康熙《庐山志》载的地图,大致画出了其中走向。

九江位居通都大邑,古时驿道甚多,知名的就有浔阳、小池、通远、蒲塘等驿站。民国以后,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由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许多驿道都变成了宽阔的公路。九江通往星子的这条驿道,大概是因为吴障岭山高路陡,公路从积余桥开始绕道威家镇,避开潘湾而直达九江,从而使这一条古驿道得以保存。这还得感谢那高傲的吴障岭啊!

游完古驿道,不禁感慨系之,世间任何事物,如果太平淡了,往往会被淹没。只有险峻,才会留下奇峰异景,令人神往。吴障岭古驿道如果不是险峻,就早已建成公路而面目全非了。此行还让我感受到了先辈不惧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许钦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