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九江丨大旱之后,我们想起那条土坝

2023-01-08 10:01: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0006

大旱之后,我们想起那条土坝

■ 潘柏金 张青松

大旱之下的从容

从2022年7月入夏开始,江西大部分地区都陷入了长期高温少雨的状态,湖南、湖北、贵州、两广等地也出现了严重旱情,全国平均降雨量比往年同期少了近40%。中国最大淡水湖、世世代代哺育赣鄱大地的母亲湖——鄱阳湖创下破纪录的最低水位。

在如此大旱情形下,好像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恐慌。

大旱面前百姓不担忧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因为国家经济实力雄厚,老百姓心中格外有底;二是各地抗旱保生产保生活的措施十分有力,如人工增雨、打井抽水、引水灌溉、水库调水等,极大降低了这场罕见旱情的影响,其中,各型水利工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就赣北而言,柘林水库居功至伟。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现在的柘林水库不仅发挥着水利工程的作用,并成为风光旖旎的国家级5A景区。在庐山西海这块千岛落珠的玉盘之下曾经裸露的峡谷和泛滥的河床,不少人已经淡忘甚至完全不知道,那个火热的建设年代拦起这湖清水的水电站建设经历了怎样的坎坷。

亚洲第一大土坝

发源于赣西北湘鄂赣三省交汇处幕阜山脉的修河,蜿蜒七百里,自西向东,流经修水、武宁、永修三县,最后在永修吴城流入鄱阳湖,是江西五大水系之一。千百年来,带着狂野奔流在古艾大地。在永修,古有“修江八景”之说,然而“十年九灾”的修江不仅带来美景,也带来水患频发,给下游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

1958年秋,在“全民大办水利运动”的声浪中,拉开了治理修河、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序幕。柘林水库建设工程先后经历了初建、续建、补强加固三个阶段,时间跨度长达25年。

1958年5月28日,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成立柘林工程指挥部,九江地区专员公署根据省人委通知精神成立了柘林水库施工指挥部。6月,庐山永力发电工程处1000余人首先进场,随后,支援江西水利工程建设的各路人马进入柘林工地。

前期,大坝的选址确定在修河中游永修境内柘林峡谷地段。在河道最狭处左岸是鲫鱼山,右岸是猴子岩,两峰对立,中间700米间距,形成了一个天然隘口,这是大坝的最佳选址处。此时,尚处在坝址上游库区内的柘林(上梁头)被称为“老柘林”,那里因柘树多而得名,因为水路繁盛,清中叶时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商埠。同在库区内的还有古称豫宁的武宁县老县城,玉枕山下古艾镇,为了工程建设需要实施了搬迁。因为建筑大军云集,在坝址下游左岸中梁头形成了新的集镇,被称为“新柘林”,工程现场指挥部和数万民工就在这不足3平方公里的开阔地带驻扎。一时间工棚林立,红旗招展。

1958年7月1日,柘林水库工程正式动工兴建。大坝和一二三副坝工程同时开工,省人民委员会还调集了10个民工团27900余人配合施工。1960年又从刘家峡水利工程调来1700余人助战。

大坝坝体原设计为黏土斜墙坝,后改为黏土心墙混合坝。坝顶高程77米,安装6台单机容量为4.5万千瓦的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7万千瓦。露天厂房,设2条泄洪洞,与发电机出水共用一条尾水渠。工程防洪能力设计为千年一遇。

施工前期,主要是靠民工肩挑手杠的方式“土法上马”,后来引进了各式机械才大大提高了效率。经过3年多艰苦施工,大坝建起了一座导流涵管,主坝填筑到40米高程,一、三副坝填筑到64米~65米高程,上下围堰实现了截流。

1962年8月,由于“三年自然灾害”国家处于调整期,许多工程下马,柘林水库工程遂停工缓建。

经过8年的蛰伏蓄力,1970年9月1日,柘林电站正式开始复工续建。指挥部先后调来省属水利水电专业施工队4000余人,又从南昌、永修、修水、武宁、都昌、星子、湖口调集了大批民工赴柘林参战,至1971年高峰时期,工地上有职工、民工7.5万人,号称“七万建站大军”。一时间,整个柘林变成了一个沸腾的工地,坝上坝下人声鼎沸,机器轰鸣,口号震天。

这些建站大军按军事建制管理,总指挥部下按地域设八个分指挥部,分部下设(公社)营、(大队)连、排、班,每个连还有卫生员、木工班、机修班、食堂。民工们每天排着队,扛着红旗,唱着激昂的革命歌曲奔向工地,场面蔚为壮观。

当时,“文革”正盛,按照江西省革委会的部署,要“(1971年)三月拦洪、五一发电”,并要求全体建站大军作出“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保证”,确保1972年3月全面完成工程施工。广大工程建设者挑灯夜战,干劲冲天。他们发出“全军奋战三个月,誓叫电站闪金光”的战斗口号,施工队伍实行三班倒,昼夜作业,即使在寒风凛冽的冬天,民工们穿着单衣,打着赤膊,在大坝上奋力拉车运土,日夜抢赶工期。革命加拼命的豪情激荡在整个工地。

至9月30日,仅21天,大坝就再一次成功截流。

1972年8月14日,大坝第一台机组投产发电,这台电机是江西省自己设计建造的45万千瓦发电机组。次日,《江西日报》头条发表了社论《自己造桥过大江》,庆贺本省依靠自己的力量建设了柘林水电站。

到1975年,柘林水电站四台机组全部投产并网发电,续建主体工程结束。

但是,电站是文化大革命中时期产物。工程多次修改设计,至建成时装机容量缩减为4台18万千瓦,泄洪洞也只有1个,溢洪道泄洪量明显不足,电站的修建就是一个典型的“三边”(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工程。由于隐患众多,发电机组被迫长期处于低于60米水位运转,被列为“全国十二座重点危险水库之一”。

1973年,水利部部长钱正英来柘林水电站视察,针对大坝工程质量差,设计标准低的问题,提出在主坝黏土心墙中增建一道混凝土防渗墙。工程于1975年初动工,1978年1月完成。同时在一副坝兴建第二溢洪道工程。第二溢洪道有七个泄洪孔,设计为200年一遇标准,被称为特别溢洪道,至1983年底完工

补强加固工程历时10年。当年,水库蓄水水位即达到63.5米,电站开始完全发挥效益。

至此,历经25年,柘林水电站共完成投资3.38亿元。一条坝身长630米,基宽425米,坝顶宽6米,坝身高65米(含1.45米防浪墙)的雄伟大坝横卧在了修河之上,在其之上形成的巨大人工湖,叫柘林湖。这个大坝也是当时亚洲最大的土坝。

之后的1998年底,柘林电站又在鲫鱼山下扩建了两台120千瓦发电机组,工程到 2006年完成交付使用,至此形成了现在柘林水电站的规模。

战天斗地的年代

时光如果可以倒流的话,回到当年柘林水库建设工地现场一定让人震撼。当年的建设大军正按照军事化编制为团(县)营(公社)连(大队),那些团、营、连都纷纷竖起各自的旗帜。“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特别醒目的是两山顶端石灰槽书“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等大块标语。迎风飘扬着江西柘林水库施工指挥部总指挥帅旗刘(俊秀),九江专署帅旗吴(庭兰)对面响应。

鄱阳湖五大水系之修河中游两岸鲫鱼山与猴子岩,炸石炮声震天动地。战斗打响了,缺乏机械设备,就土箕扁担、人力推车挨肩接踵而上。工程跃进,“消灭肩挑”,“运输车子化,车子轴承化,道路木板化”口号化为行动。千百民工上山伐木砍竹,自办加工厂,大量制作使用木质独轮车和双轮架(板)车,自己想办法提高工作效率。

自1958年至1961年初,三年寒暑,民工们经历了千辛万苦,但仍干劲冲天。

当我接到这个题材时,心中就涌起一种情愫,感觉特别亲切,因为我的父亲就是当年参加柘林水库建造的建设者。依稀记得四五岁时,我的父亲半夜起床,从我的家茅栗岗皮家庄出发,要走50多公里路,正午才能赶到一个叫柘林的地方去修电站。

家住南昌的谭亦帆先生曾是原水电工程局老干部,也是省内知名画家和作家。他虽然年逾古稀,谈吐之间,浑身散发着艺术气息。当说到当年柘林电站建设,他很激动,因为他不仅是参与者,还是省水电工程局《局志》的主编兼主笔,是那段历史的书写者。对柘林水库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他都记得很清楚。

1970年,他刚刚插队落户就参加柘林水库建设,当时住在沙田港。大坝中心填料需要一种很黏的红土,从中梁头拖到坝基,上千辆板车排了几里长,有人推,有人拉,车轮滚滚像扭动的巨龙,场面十分壮观。开始还推得上去,随着坝程增高,推上去很吃力,坝上就架起了二三十台卷扬机,板车用扣搭着钢索往上拉,快要到坝顶时,要迅速拿下扣,稍有迟误就会伤到自己和后面的人,特别紧张。民工们干起活来都是你追我赶、多拉快跑,整个工地上,红旗招展,尘土飞扬,人人都像有使不完的劲。

那时,工地上人人争做电站建设的活“愚公”。高音喇叭里不停播送着先进事迹。湖口民工团流泗营东风连潘美娇,芳龄十六七岁,又热心力又大,她的任务是帮助推板车,在那陡坡处,推送一趟又一趟,一天下来,她也累得不行。到了晚上,她还请连长大姐教她识文断字,读毛主席语录,甚得大家喜欢。不幸的是她父亲病故,得知消息后,又想回家,但看见工期十分紧张,担心影响进度,她最后下定决心,不回去给父亲送终。还有名噪一时的“搬山机”潘三季,还有“铁姑娘”余金花,一个女同志担子却能摞起来挑……

谭老谈到这些往事露出几分骄傲,话头“刹不住”,仿佛又“梦回吹角连营”。

1970年9月,时年21岁的都昌人石亦金来到柘林工地。当时五分部(都昌)负责右岸溢洪道的开挖,营里挑选了一批劳动能力强、政治过硬的人组建“小老虎队”,配合一分部(水电工程局)炮营进行山体爆破及清渣工作。

溢洪道作业面在猴子岩,山高坡陡,进行爆破时,先由炮营布点,再由“小老虎队”打眼,钻洞,然后由炮营装药、点炮。“小老虎队”为了赶工期没有三班倒,而是日夜拼命地干。打眼时,扶钢钎的人手常常被砸得青紫和流血,但是他们总是一声不吭,缠上绷带继续干,坚持几个小时不下火线。

山体刚爆破后,硝烟弥漫,这种烟是有毒的,可是为了响应“三月拦洪,五月发电”的号召,民工们没等硝烟散去就冲进去挖渣清土,眼睛被熏得直流泪,喉咙刺痛,不停咳嗽。但是没有一人停下退却。他们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要在洪水到来之前把溢洪道建起来。石亦金和他的队友,不少人都因此而落下气管炎的病根,常年咳嗽。

曾经同村的朱道友老人,现在年已80多岁,说到当年参加柘林水库修建,仍然记忆犹新。

当时,从军山抽调的民工前后有四五百人,都是精壮劳力和队里的骨干。建设工地生活很苦,民工们自己上山砍毛竹搭工棚,二三百人挤在通铺上,雨雪天漏风又漏水,但是没有人埋怨,因为白天在工地上大干快上,晚上一挨到床就呼声四起。工地上米饭管够,但肉就很少,有的连还自己养猪,以改善伙食。民工每月仅发6块钱现金,用于买肥皂和日常生活用品。

那时,工地的纪律很严,思想政治工作、阶级斗争也抓得很紧,数万人的工地,竟从没有出现过工作纪律和生活作风问题,这也算是奇迹。朱叔是二分部(永修)三营(军山)六连连长,白天劳动,晚上还要带头学习,他在柘林得过很多奖状,一直保藏到今天。其中一张盖了“五新电站指挥部”印章的“活学活用喜报”他尤为珍视。

巧的是,其时,比朱叔大两岁的父亲正在六连。朱叔知道他有文化,就将他调到连部做文书,做宣传和鼓动工作。从此,父亲就拿着笔和喇叭筒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奔走,写报道,出宣传栏,用铁皮喇叭为民工鼓劲。到了寒冬腊月,父亲还穿着单薄的衣服在结了冰碴的工地上跑,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朱叔叫他到背风的地方避避风雪,可他说什么都不肯,在风雪之中把嗓子都喊哑了。

这个画面定格在我的大脑中,深深地冲击了我的内心。想不到朴实的父亲,曾经为这座电站如此奋勇地拼命工作过,或许这也是近十万柘林水库建设民工的写照。

其实当时民工的付出还远不止这些。朱叔说,由于条件简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有的被爆破的飞石击中,有的实在太困倒在路边被小火车碾伤,还有的在跨过带“狼牙”的压路机时卷入碾底……民工们的住所本着“先治坡,后治窝”的精神,搭建简陋的茅棚,安全性较差,多次发生火灾。最严重的1959年12月25日那次火灾,烧毁工棚5栋、死亡26人、重伤33人、受灾700余人,付出了血的沉重代价。

今天,我们在大坝的护佑下可以安然无虞,是我们的前辈用青春和血汗、甚至是生命筑起了这道水上长城。柘林水库是广大工程建设者在艰苦年代用最原始的办法和血肉之躯创造的一个奇迹,它是一座水电建设的丰碑,更是一座精神丰碑。

庐山西海,一次华丽的转身

柘林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锁住了肆虐的修河,下游水道不再发生水患,同时,它的综合效益逐渐显现。每年稳定发电6.03亿度,保障了九江及赣西北工业城市用电需求,并成为华中电网调峰调频的重要枢纽。水库的配套工程柘林灌区向永修、共青、德安三地供水,可以灌溉下游40多万亩良田,保障了素有“赣北粮仓”之称的修潦平原五谷丰登。在防洪抗旱方面,修河山下渡段实现了百年一遇的抗洪能力。在98特大洪水中,柘林水库为下游错峰拦洪,从而保住了京九大动脉和下游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面对去年的特大旱情,柘林水库向下游开闸供水78天,累计放水13478万立方米,解决了30万亩农田45万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同时,柘林水库的建成也为渔业养殖、航运、旅游创造了条件。

进入新世纪,柘林水库的自然资源受到青睐。库区柘林湖水面308平方公里,山峰淹没后形成990多座岛屿,加上水质优良,可见度达到11米,空气湿润,富含负氧离子,成为越来越多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带动了旅游开发的兴起。柘林水库大型水电站的身份渐渐为风景名胜区所替代。

2006年4月,九江设立云居山——柘林湖风景名胜区,隶属九江市,柘林湖成为独立的旅游发展区。随后,2011年8月正式更名为庐山西海风景管理区,由此,庐山西海横空出世。柘林湖借用百公里外庐山的名号,实现了由“湖”到“海”的跨越,一炮走红,成为江西风光旅游的一张名片,每年旅游产值近200个亿。

柘林湖由此实现了华丽转身,占水淹面积80%以上,为水库建设作出重大贡献的武宁,终于在西海开发的热潮中得到回报。他们把新县城打造得如水上公园,被誉为“山水武宁”。而作为永修人,心中也十分自豪。柘林水库,曾经的永修明珠,她难忘的建设史将留下永远的情节,巨大的旅游潜质将为她披上凤凰彩衣,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刘芸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