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庐山诗话)鲍照的惬意时光

2023-01-09 19:21: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838

image.png

鲍照的惬意时光

■滑红彬

鲍照(414?~466),字明远,东海(今山东郯城一带)人。他出身寒族,刻苦自励,勤奋好学,颇有文思,不甘心屈服于门阀制度,勇于向命运抗争。因文采出众,历任临川国侍郎、始兴国侍郎、太学博士、中书舍人、海虞令等职,最后任临海王刘子顼的参军,因此后世称其为“鲍参军”。宋孝武帝去世之后,刘宋王室为争夺帝位而自相残杀。临海王刘子顼在争斗中兵败被杀,鲍照也死于乱军之中,年仅五十余岁。

鲍照在青年时代怀着满腔抱负,梦想着建功立业。元嘉十六年(439),鲍照向临川王刘义庆献诗自荐,当时有人劝他安于本分,不要冒失:“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鲍照则义正词严地反驳道:“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能,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凭借着出众的才华和过人的自信,鲍照终于得到刘义庆的赏识,出任临川国侍郎,从此步入仕途。这年秋天,鲍照溯江而上,赴江州任所,途中写下了千古名篇《登大雷岸与妹书》。在信中,鲍照满怀激情地向妹妹鲍令晖叙述沿途的风景,尤其是介绍庐山时说:“西南望庐山,又特惊异。基压江湖,峰与辰汉相接。上常积云霞,雕锦缛。若华夕曜,岩泽气通,传明散彩,赫似绛天。左右青霭,表里紫霄。从岭而上,气尽金光。半山以下,纯为黛色。信可以神居帝郊,镇控湘汉者也。”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动词的锤炼,将庐山描写得生机勃勃,富有情致。

刘义庆雅爱文艺,其府中有袁淑、陆展、何长瑜等知名文士。宾主之间,唱酬迭起,佳作不断。公务之暇,刘义庆曾率领众人攀登庐山香炉峰,鲍照为赋《从登香炉峰》:

辞宗盛荆梦,登歌美凫绎。

徒收杞梓饶,曾非羽人宅。

罗景蔼云扃,沾光扈龙策。

御风亲列涂,乘山穷禹迹。

含啸对雾岑,延萝倚峰壁。

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

霜崖灭土膏,金涧测泉脉。

旋渊抱星汉,乳窦通海碧。

谷馆驾鸿人,岩栖咀丹客。

殊物藏珍怪,奇心隐仙籍。

高世伏音华,绵古遁精魄。

萧散生哀听,参差远惊觌。

惭无献赋才,洗污奉毫帛。

这首诗前四句既歌颂刘义庆文采斐然,人才济济,又称赞庐山是神仙隐居之所。“罗景”至“禹迹”四句叙述作者得到刘义庆的恩泽,有机会登上庐山。“含啸”至“海碧”八句是对庐山景物的描写,作者等人在长啸声中牵藤扪壁,攀登云雾萦绕的香炉峰。抬头仰望,峰上青葱的树木笼罩在烟雾之中,看不分明,似乎与青天浑融;山顶巍峨的巨石似乎远跨而来,状若支撑苍穹的栋梁。近处,覆着寒霜的崖石上看不见泥土的痕迹,黄褐色的石缝间流出潺潺涧水。向下看,深深的潭水中倒映着星汉,潭水通过石洞与遥远的大海相通。这几句气魄宏大,想象奇特,对仗工稳,炼字精研,历来为人所称道。“谷馆”至“精魂”六句想象山中栖隐的神仙和蕴藏的宝物,照应开头的“羽人宅”。正当作者神游八荒之际,萧瑟的风声将其拉回现实,不禁令人惊心动魄。

除了这首《从登香炉峰》,鲍照还有《登庐山》诗二首,其一曰:

悬装乱水区,薄旅次山楹。

千岩盛阻积,万壑势回萦。

巃嵸高昔貌,纷乱袭前名。

洞涧窥地脉,耸树隐天经。

松磴上迷密,云窦下纵横。

阴冰实夏结,炎树信冬荣。

嘈囋晨鹍思,叫啸夜猿清。

深崖伏化迹,穹岫閟长灵。

乘此乐山性,重以远游情。

方跻羽人途,永与烟雾并。

前两句记述作者带着行装渡过河流,来到山麓的旅舍休憩。接下来的十二句,是作者登山时的情景。千峰高耸,层峦叠嶂,万壑盘绕,往复曲折。山峰的险峻超出昔日人们的描写,山峰的名称也是由来已久。这是作者感叹庐山之雄奇险秀名不虚传,由此可见鲍照对于庐山文献非常熟悉。庐山的潭水深不可测,直通地脉;山巅的树木高耸入云,蔽日遮天。头上是蜿蜒的山径,青松掩映,难窥尽头;脚下是蒸腾的云烟,变化百态,气象万千。山岩的阴处,晶莹的冰块是盛夏时节所凝结;山岩的阳面,美丽的花朵在严冬依然茂盛。白天,处处鸟啼,清脆嘹亮;夜晚,阵阵猿啸,哀婉凄清。作者围绕庐山奇异的景色,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描摹,有仰望,有俯窥,有写实,有想象,笔触细腻,绘声绘色。面对雄奇幽邃的庐山,作者不禁想起“神仙之庐”的传说,认定“深崖”“穹岫”之中必定隐藏着神人仙士和奇珍异宝,希望自己能和修道成仙的羽人一样,远离尘世,栖息山林,永远与烟霞共存。其二曰: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

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

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

氛雾承星汉,潭壑洞江汜。

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

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

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

回互非一形,参差悉相似。

倾听凤管宾,缅望钓龙子。

松桂盈膝前,如何秽城市。

这首诗又题作《登庐山望石门》,写的是遥望石门涧的景色。作者一开始便表明身份,说自己不是大隐隐于市的高士,也不是栖寄山林的灵异之人,清晨登山只是为了远离烦嚣的世界。高耸的山岭仿佛将天一分为二,绵长的山崖似乎有千里之遥。这两句颇有魄力,特别是“隔”“断”二字,充分表现出庐山的雄奇高峻。山巅的云雾承接着天上的星辰,山涧的潭水连通着远处的江水。山峰形状各异,有的像虎牙一样尖锐,有的像熊耳一样耸立。山峰间的冰雪或许有百年的历史,深壑中的大树应该超过了千年。山鸡在山涧中鸣叫,猿猴在云雾里哀啼。碧绿的溪水遇到山洞便激起层层浪花,山巅的石头仿佛披着五彩的霞光矗立在峰顶。山中景物回环交互各不相同,虽然参差不齐却又有相似的地方。面对奇丽的山峦,作者思绪飞动,仿佛听见了仙人王子晋的笙歌,看见陵阳子明钓起一条白龙,不禁感叹道:庐山松桂就在眼前,为什么还要生活在污浊的城市呢?

这两首诗结构严谨,刻画逼真,动静相宜,色彩明快,其中“隔”“断”“逐”“触”等动词以及“清”“白”“瑶”“霞”等形容词的锤炼,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方东树在《昭昧詹言》中称赞其“造句奇警,非寻常凡人所能问津。”

鲍照的山水诗,无论是纪游——写景——感叹的结构,还是铺陈的写法、字词的锤炼,都可以看出与谢灵运是一脉相承。不过,谢灵运的山水诗善于营造幽秀明丽之美,给人以轻快愉悦的体会;而鲍照的山水诗偏重于高深奇特之景,让人不免冷峻幽凄之感,这或许与他们各自的出身和经历有关吧。

细细品读,我们就会发现鲍照在三首诗中表现的是相同的场景,那就是庐山的高、广、深、奇,以及由此而生的幻境。写庐山之高,他说“青冥摇烟树,穹跨负天石”,又说“高岑隔半天”“耸树隐天经”;写庐山之深,他说“旋渊抱星汉,乳窦通海碧”,又说“洞涧窥地脉”“潭壑洞江汜”……无一不是穷形极相、炼字精研的佳句,而毫无重复之感。就好像一个人写了三篇同题作文,而且每篇都能成为范文。这让我们不得不怀疑,鲍照其实是在故意逞才,借庐山来展示自己的非凡才华。

在江州的两年应该是鲍照最惬意的时光,这里有赏识其才能的主公,有文采超迈的同僚,有诗文酬唱的雅集,有雄奇险秀的庐山,还有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最昂扬的澎湃激情,因此他才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畅游庐山、抒写庐山,留下千古不磨的名篇佳作。

可谁又能想到,飞扬自负的鲍照在数年之后竟然要故意把文章写得“鄙言累句”以求自保。那时,他是否想起庐山之巅那个青春张扬的自己呢?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刘芸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