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论语)匡山蠡水的慷慨悲歌——读长篇小说《尘封旧事》

2023-01-18 19:32: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29615

image.png

匡山蠡水的慷慨悲歌

———读长篇小说《尘封旧事》

■ 罗文霞

由本土作家饶军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尘封旧事》,经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组织专家审核,近期由江西百花洲文艺出版社隆重推出。这是继饶军公开发行的《庐山神韵》《鄱湖神韵》《七彩庐山》三部散文集和长篇小说《初心永恒》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

封底介绍说:一段激情燃烧的烽火岁月;一首匡山蠡水的慷慨悲歌。寥寥数语,画龙点睛,开篇的卷首语,引人入胜。“一个转身,过去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都是鲜活的风景。我用崇敬的心情,走进时空隧道,去揭开那尘封的往事,记录那风雷激荡、激情燃烧的岁月”。通读全书,感到一个鲜活的时代扑面而来!

《百度百科》在推介该小说时作了高度概括:“故事发生在鄱阳湖岸边的南山(南山,庐山的古称)山区,以枭阳县为背景,全景式展现了上个世纪风雷激荡的峥嵘岁月,一代农民为了翻身解放及其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慷慨悲歌。书中再现了共产党人王贤才、洪水、胡谋响等人为人民的翻身解放,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的感人故事,讴歌了中华儿女为抗击日本侵略而奋不顾身的英勇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王明德、刘长江、方明、刘永强为建设新中国的艰苦探索,歌颂了以刘杏花为代表的新中国妇女的巾帼风采。呈现给读者的是激情燃烧的英雄史诗;默默奉献的优良品德;理想信念的执着追求;一代农民的无怨无悔,令读者荡气回肠,对上个世纪的父老乡亲肃然起敬!”

上个世纪的事,已距我们渐行渐远,读了《尘封旧事》,仿佛看到一颗跳动的初心荡漾着昂扬的活力,感到书中的人物和故事,就像是发生在昨天的事一样,是那样的鲜活和富有感染力,让人耳目一新。

首先是新。主要表现在观点新。通常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工人农民的革命。小说中的内容,充分说明了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从官僚地主中裂变出来的先进知识分子与先进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这种先进分子和先进文化的引领下,由广大工人、农民参加的工农联盟,才使无产阶级革命在中国取得成功!

小说的新,表现在挖掘出了全新的史料。小说不是历史,但它可以是历史的佐证和补充。与平型关、台儿庄齐名的万家岭大捷,早已被人们熟知,但万家岭战役还有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就是东、西牯岭阻击战。1938年7月,日军101师团和106师团分别从南山的山南和山北向万家岭方向前进,意图会师万家岭地区,剑指南昌。正是由于有了东、西牯岭阻击战,挡住了101师团的进攻步伐,才得以保障了在万家岭全歼日军106师团的大捷!这一历史史实,随着时过境迁,已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场惊天地、泣鬼神的东、西牯岭阻击战,它的惨烈程度绝不逊色于万家岭,完全可以说,东、西牯岭阻击战的胜利,对万家岭的大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这次阻击战中,守军击伤了101师团长伊东正喜中将,击毙了日军战神饭冢少将;中国军队中也出现了现代花木兰式的女英雄唐桂林,读后使人激情澎湃,难以忘怀。还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国军的正面战场,也有共产党游击队的身影;也充分证明战争之伟力根源于民众之中;这一人民战争思想在东、西牯岭阻击战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据统计,八路军、新四军到1945年承担了抗击侵华日军70%的兵力。在抗日战争的第一阶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也不乏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对正面战场的支持。在东、西牯岭的阻击战中,远道而来的三万国军,接到的任务是阻击七天,所以只带了一个星期的给养,由于战事的变化,在弹尽粮绝之际,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保障了前线近七十天的后勤保障,令国军将士大为感动。因此说,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绝不是虚言!第三个新是对地主阶级的形成和消亡进行了透彻的叙述,地主的形成都有一个财富积累的过程,其中不乏艰辛创业的典型,由于剥削阶级的存在和剥削的劣根性,再善良的地主,必然走上扩张和剥削的道路,无产阶级的革命,是要推翻一个旧世界,建设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新世界;犯有血债被枪毙的地主刘满贯,因民愤而无人愿意去掩埋,民兵中队长刘长江的一席话,掷地有声,无产阶级的革命是要去推翻这个剥削制度,而不是从肉体上去消灭剥削分子,刘满贯罪行累累,已接受了人民的审判,是个死人,死人也是人,是人就要有人的尊严。这就与反动政府让革命先烈抛尸荒野形成了鲜明对比;同时也对极左路线提出来的“从肉体上消灭地主、在经济上消灭富农”进行了有力的批判。

二是侠。通读全书,中华民族的侠义精神贯穿始终,也是《尘封旧事》这部小说活的灵魂。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不乏侠义之士,他们以锄奸扶弱为己任,以热血悲心为胸怀,可向世间一切弱小低头,绝不向任何豪强恶势力屈膝求饶,但大多的侠义之士,演绎的最终结局,只能是一首慷慨悲歌。《尘封封事》中的侠义,由于有了先进的文化,所以才有了新的灵魂,从王贤才、洪水发动的枭阳暴动,到东、西牯岭的阻击战,再到建设新中国的具体实践,都显示了一种激情燃烧的侠义精神,这种侠义精神在先进分子和先进文化相结合后,终于打出了一个崭新的新中国,并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将一个贫穷落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了一个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王贤才、洪水带领800农军,揭竿而起,去推翻陈旧的统治阶级,是一种无私无畏的侠;三万国军将士背井离乡奔赴东牯山战场和红军游击队不计个人恩怨,同仇敌忾,这是为中华民族图存的侠!英雄少年王明德和刘长江怒杀强奸妇女的鬼子和勇救落难劳工,这是愤怒中的义侠;枭阳连在冰天雪地的朝鲜,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队拼死搏杀,这是一种大爱无疆的国际主义的大仁大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种侠义精神仍然在我们身边层出不穷,刘杏花舍己救人的壮举,为侠的含义增添了新的活力。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东牯岭气吞山河英雄之师,由于失去了先进文化的引领,在最后的新旧势力的博弈中,灰飞烟灭;南山红军游击队,由于特殊原因失去了党的领导,失去先进文化的引领,丢掉了灵魂,最终留给匡山蠡水间的是一首令人痛惜的悲歌,使读者感到十分惋惜,心情是五味杂陈,难以平静。

三是雅。雅者,正也。全书始终充满着正能量,闪烁着人性的光芒。由于地主刘满贯的告密,尚在襁褓中的红军司令员林涛之子红生落入虎狼之口。在反动派对苏区实行“茅草要过刀,石头要过火”“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的政策下,曹团长下令抓捕红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但在抓捕红生后,怎样处置,班长下不了手,排长下不了手,连长也下不了手,最后曹团长也下不了手。曹团长心生一计,将红生交给马县长处置,马县长同样下不了手,最后使红生得以存活。这一段文字叙述,一是刘金虎将自己的儿子顶替了红生,这里既有大侠,也有大雅。对曹团长一行的描写,既有残忍的一面,也有良知尚未泯灭的一面,人性终于战胜了恶魔,显示了人性中雅的成分。从中可以看出坏人中的好人。但坏人中还有更坏的人,如重庆渣滓洞看守杨进兴。小说中雅的故事比比皆是,林涛与英姑在战火中的爱情;王贤才与洪霞假盼夫妻,日久生情的爱。大地主陶志春既是日伪时期的保长,又与新四军有交往过密,他的心仍是中国心,他的言行举止是一种特殊时期的雅。还有王明德与张兰的结合。在洪家祠堂大办宴席迎接老红军洪霞回归故里,都充满着雅的神韵。小说中的雅,还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大度和雅量,牺牲在东牯岭指挥作战的国军将领梁佐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人民政府授予烈士称号。这不仅是对梁佐勋的褒奖,更是对牺牲在东牯山战场上的国军英烈的慰藉。还有消灭黄赌毒、兴修水利、“三八妇女治沙队”、植树造林、科学种田、推行园田化、大办工业、兴办社队企业、扫盲运动和普及文化教育、消灭血吸虫病、解放军医疗队和大中城市的医疗队长年免费巡诊在希望的田野上、亿万农民踊跃交售爱国粮等等,都是我们这个古老国度上从未有过的、而发生的极为雅致的事情。是的,书中散发着蓬勃向上的朝气,上个世纪的父老乡亲,都是一群争当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正如毛主席说的“六亿人民尽舜尧”,试问,古往今来,有过这样优雅的风尚吗?

小说中的雅,还体现雅俗和幽默风趣之中,有浓烈的赣北山区和鄱湖水乡的生活情趣,也说明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入和了解。如方言中的“屋里的”“崽哩呀”“瞌睡碰到了枕头”“提着猪头找不到庙门”“念完了经就打和尚,吃饱了饭就骂厨子”“开饭店的不怕肚子大的”“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饿时吃糠都甜如蜜,饱时吃蜜都不甜”等,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中有大量的雅俗共赏的语言。小说中刘满贯老婆说:“我请长工代耕了”、韦县长对维持会长说的“不损边,不坏沿,买得米,换得盐”,让人从内心发出会心一笑。还有对碾盘马儿沿碾盘转圈的描写和“刀下留鸡”的故事,不乏幽默和风趣。

总之,作为一部小说,不可能是完美无瑕的,但笔者感觉到,这是一部很有可读性的小说,也是一个伟大时代的缩影,对生活在和平和幸福阳光下的人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是一部难得的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给人以昂扬向上的力量!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刘芸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