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壮士”与修水的渊源

2023-01-26 11:24:10   
浏览量 31593

文/晏承北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抗战胜利75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八百壮士”等众多英雄群体,是千千万万抗日将士的杰出代表。随着电影《八佰》的热映,票房破30亿大关,更是让“八百壮士”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鲜为人知的是,“八百壮士”与江西修水却有着如此深的渊源。

“八百壮士”的顶头上司是江西修水人。一说到“八百壮士”,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谢晋元(1905—1941)。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谢晋元所在的八十八师262旅,从江苏紧急开赴上海,驻防闸北八字桥一带。日军多次向闸北防区发起猛烈进攻,由于262旅旅长早有戒备,精心策划,指挥有方,沉着应战,在抵御日寇的战斗中建立奇功。这位旅长,名叫朱赤,字新民,是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上衫乡人。1937年10月26日晚,国民党50万大军奉命撤退,朱赤旅所辖524团由谢晋元带领一营固守四行仓库,负责掩护大军撤退,该旅其余部队则由朱赤率领转防南京。朱赤和谢晋元年龄只差2岁,经历极为相似,都受辛亥革命影响、投笔从戎,为黄埔师兄弟;都亲历北伐,力主抗日,参加过“一·二八淞沪抗战”和“八·一三”淞沪会战;都屡立战功、杀身成仁、英年早逝……

“八百壮士”多半是江西修水近邻。谢晋元所率留守部队,实际上只剩一个400多人加强营,“八百”不过是用于迷惑敌人、统一口径后的“注水数字”。他们当中超过半数都来自江西修水的近邻——湖北省通城县。那么,“八百壮士”为什么要远赴上海抗日呢?1937年“七·七事变”掀开了日寇全国侵华的序幕,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是年9月19日,中共湘鄂赣边区领导人江渭清(后任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与当局进行国共合作谈判,达成“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协议。因淞沪战场伤亡惨重,国民政府抽调各地保安部队补充前线。10月上旬,通城保安大队在武汉短暂整训后,奉命奔赴淞沪前线。此时,524团已同日军拼杀两月有余,兵力所剩无几。通城保安大队作为兵力补充,被编入524团一营。就这样,通城保安大队士兵成了“八百壮士”的主要组成部分。电影《八佰》中弹穿腿部继续战斗,手持机枪扫射倭寇、只身爆破敌人堡垒、纵身炸毁来犯坦克、被困军营舍身护旗的原型,大多来自湖北通城!

《八佰》叫好叫座,呼唤更多精品佳作。电影精品,作为传播文化价值观和展现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媒介载体,是展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国产电影如何更好看?修水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秋收起义的重要策源地,是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面军旗设计、制作并率先打出的地方;是宋代“诗书双杰”黄庭坚和近现代“陈门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陈寅恪、陈封怀)的故里。修水这座文化富矿,可供创作拍摄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非常丰富,如何以影像的方式进行深入发掘,对现实与历史、当下与未来、光荣与梦想展开审美想象、情感转化和艺术创造,让修水历史文化释放出跨越时空的活力?都是值得我们思考、探索的命题!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编辑:王坤

责编:许钦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