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桃红柳绿,和煦爽心。笔者来到永修马口镇林丰村采访一位扎根基层乡村的“扁担村医”陈雪香,66岁的她满头黑发,精神矍铄,声音洪亮。她一头挑着药箱,一头挑着器械和干粮,走村串户,行医看病,这一挑就是47年,守护着当地父老乡亲们的健康,村民点赞她是心目中的“赤脚华佗”和守护健康的“保护神”。
身兼双职朝乾夕惕
陈雪香是安义县一位农家姑娘,上世纪70年代,经人介绍与一河之隔的永修县马口镇林丰村青年胡传礼相恋。胡传礼为人忠厚,勤劳朴实,俩人一见钟情,于1976年结为秦晋之好。没多久,马口镇医院要招赤脚医生,陈雪香通过考试录用,成就了她从医的精彩人生。她深深地明白,那个小药箱虽然那么普通,但它承载的是她作为乡村医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她从一名乡村接生员做起。不论白天黑夜,不论刮风雨雪,只要有病人的呼唤,有接生的需要,她就送医送药到家,田里埂头,荒山野郊,到处都有她的身影。她初中文化,刻苦好学,勤奋钻研,积极参加乡县卫生医疗机构组织的培训,努力学习和掌握医学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同时还购买、订阅有关医学理论书籍和医学杂志,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专业上力求精益求精。同年,陈雪香被选为林丰村妇女主任,她身兼双职:一手从医,一手抓妇女工作,一任两职一干就是28年,两项工作都干得很出色,曾多次荣获县、镇医疗点线先进标兵和村专干先进个人称号;1992年,陈雪香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04年,陈雪香让贤从村干部退了下来,但为民行医一直坚持到如今。
坚守乡村为民治病
林丰村是马口镇最偏僻的行政村,9个自然村、1200多村民,散居在9平方公里的山里深处,交通闭塞,经济落后。村民看病极不便。走上从医之路的陈雪香,把村医视为是群众身边的“守门人”,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她叫丈夫给他制作出一条竹扁担,一头挑着药箱,一头挑着器械和干粮,走东村,串西村,给村民看病,这一挑就是47个年头。
说起这些年来的经历,健谈的陈雪香打开了话匣子,讲述着她从医一桩桩事:一天傍晚,陈雪香出诊回到家里刚放下药箱,毗邻立新村吴某打来电话:其妻到了预产期,腹部一阵阵作痛。陈雪香顾不得吃晚饭,挑起药箱,一口气跑了五里地赶到吴家接生。新生儿很快生了出来,但婴儿娩出后出现缺血缺氧无呼吸,陈雪香立即口对口进行呼吸,有效抢救了窒息婴儿。在林丰村,只要有病人呼唤,有接生需要,陈雪香就像是军人一样接到命令即刻出诊。一个正月初三晚上11时,陈雪香正酣然入睡,却被鹊巢组村民胡兴科一阵焦急略又带着歉意的呼求声叫醒,说其妻肚里胎儿发动了。陈雪香手持电筒速赶胡家,发现孕妇怀有双胞胎,一小时后,前胎顺产出世,可第二胞一只脚横着难得下来,陈雪香急中生智,以精湛的接生技术,将婴儿安全接了出来。用陈雪香话说:“救人是我的职责,能够得到村民认可是我的光荣”。
“流动医生”痴心不改
说起陈雪香,村民对她称赞不已。年逾90的张芳秀是陈雪香邻居,老人单独立灶取火,生活方面存在很多困难。陈雪香经常给老人检测身体,洗衣、烧火、弄菜,老人逢人就夸陈雪香对她的好处。陈雪香助人为乐,慷慨解囊远不止这些。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县地震,陈雪香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钱向灾区人民献爱心,还动员在外打工的3个儿子拿出千余元先后向灾区捐款。年逾七旬的黄桂妹回忆说:“我媳妇从楼上摔下来,七年瘫痪在床,是陈雪香不辞辛劳,不管是下雨下雪从不耽误定期给媳妇换尿布、续药,这样的村医难找呀”。可不是吗,老人李茂英接话说:“那年的一个寒冬,陈雪香在出诊的回家路上滑了一跤,左腿扭伤。我们也不知道,第二天我患重感冒,儿子一个电话去,她就拄着拐棍,背着药箱,一步一步移了两里多地来给我打针吃药”。
在基层医疗卫生岗位上,陈雪香倾注了大半生的精力和心血,一心一意地守护着当地群众的健康。疫情防控期,陈雪香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主动请缨,积极配合镇、村筑牢疫情防控坚固防线。
47年里,陈雪香徒步260000多里,穿破了120多双鞋子,风吹雨打损坏了50多把雨伞,用坏了300多个手电筒,挽救了12个垂危的生命。采访结束,笔者问陈雪香准备哪年退休,陈雪香回答:“早些年我就到了退休年龄,但村里父老乡亲还需要我,身体许可的情况下,我会继续做好我这个流动医生。”
( 陈建生 文/摄)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魏菲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