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医院肿瘤三科成功开展肺癌脑膜转移鞘内注射治疗技术

2023-04-27 10:09:18   
浏览量 29571

图片

近日,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三科成功为一名肺癌脑膜转移患者行鞘内注射技术,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患者女,50岁,2022年3月因“头晕头痛1月”就诊于肿瘤三科,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影像检查提示右肺占位伴脑转移瘤,患者外周型肺癌先于肿瘤三科在CT引导下右肺穿刺活检确诊为晚期肺腺癌合并EGFR突变,患者口服第三代TKI至2023年1月,复查发现病情进展:肺部病灶缩小、脑实质内病灶缩小,但出现脑膜转移伴头痛明显。


2023年1月患者因“头晕、头痛1周”再次入院,入院时只能卧床,不能进食、活动、生活质量极差,予以静脉营养、止痛、全脑放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症状未见明显改善,肿瘤三科段训凰主任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后,对患者行腰椎穿刺术送检,段训凰主任考虑患者病情进展,预后极差,需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因此采用了鞘内注射治疗脑膜转移,予以化疗药物培美曲塞鞘内注射2次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可下床活动,目前随访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图片


凶险的肺癌脑膜转移

脑膜转移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个灾难性事件,约40%-5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会发生脑转移,而在这些脑转移的患者中约10%为脑膜转移。发生脑膜转移的患者临床症状较严重,预后极差。如不及时进行治疗,生存期仅4-6周,即使接受传统治疗,总生存期也只能延长到3-6个月。


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症状是颅高压和脑膜刺激症状,如头痛、恶心和呕吐,其他如癫痫发作、无力、感觉失常、复视、听力下降等。


影像学表现

可延伸至脑沟回的线样或絮状强化影,可为连续或局灶样分布,也可表现为结节状,此类的病灶多见于大脑半球的表面、大脑基地池、小脑幕和脑室室管膜表面。2.颅(脊)神经增强或增厚。3.硬膜下脊髓外位于脊髓蛛网膜腔内增强结节。4.另有8%-10%患者可发现脑室扩张等脑积水表现。


脑脊液表现

CSF找到肿瘤细胞是诊断脑膜转移的金标准,约40%-50%患者CSF压力增高,首次腰穿查CSF阳性率仅约50%,2次CSF检测阳性率可升至80%。


脑膜转移如何治疗?

传统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全脑放疗,鞘内注射阿糖胞苷、甲氨蝶呤等,疗效有限。目前有相关临床研究显示鞘注培美曲塞有很高的控瘤率。


展望未来

此项鞘注技术的开展极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治疗,同时增加肿瘤三科全体医护人员对于脑膜转移瘤治疗的极大信心。在精准治疗的大时代下,肿瘤三科紧跟治疗肿瘤治疗前沿,严格遵照国内外肿瘤治疗指南,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多学科诊疗,为每位肿瘤患者制定个体化精准的综合治疗方案。

(来源: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