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九江丨悠中有真意 ——《悠悠的九江》创作后记

2023-06-11 09:18:14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2569


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MV《悠悠的九江》正式推出。该作品由九江籍作家黎隆武作词、词曲作家田信国作曲、青年歌唱家李琼瑶演唱,中共九江市委宣传部、九江广播电视台出品。


悠中有真意

——《悠悠的九江》创作后记

黎隆武

“天地悠久了一个地方,

有你梦想的诗和远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桃花源里可耕田,谁在回想?

岁月悠美了一个地方,

有你向往的无限风光,

庐山天下悠,不识真面目,

飞流直下三千尺,谁在遥望?

江湖悠扬了一个地方,

有你心仪的白鹤飞翔,

春江花月夜,九派数浔阳,

犹抱琵琶半遮面,谁在弹唱?

悠悠的九江,悠悠的地方,

我泡好了云雾茶,等你来品尝。

悠悠的九江,悠悠的时光,

我等你在浔阳楼,你可在来的路上?”

上面这首《悠悠的九江》,是我应约为九江写的一首歌词,九江籍词曲作家田信国先生为其谱曲。适逢九江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们两个九江人就用这种方式给家乡表达心意。回想创作起这首歌的缘起和过程,很有些事值得悠悠长长地回味,忍不住把它写了下来。


一次评审引出“悠题”


这首歌的缘起要从九江市首次承办江西省第十六届运动会说起。2022年1月22日,在完成对征集来的会歌、会徽、吉祥物、主题口号等进行初评的基础上,九江市邀请了15位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进行复评和终评。我和田信国先生均有幸参与其中。几轮评审下来,专家们最终选出了第十六届省运会拟入选的会徽、会歌、吉祥物、主题口号和宣传画。

评审工作结束后,九江市有关领导又委托我牵头组织几位专家重点围绕省运会的主题口号进行研讨。专家们群策群力,站在新时代历史方位和九江未来发展定位的角度,为省运会贡献出了一条主题口号“向未来,看这里”,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可。我在阐释这条主题口号时说:“看这里”体现了九江人的自信、大气、开放、图强,展示了九江全市上下以省运会为新的起点,从当下做起,面向新时代、迈向新征程的应有姿态;“向未来”响应了“让我们一起向未来”的时代召唤,第十六届省运会将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的重要时间节点举办,“向未来”也蕴含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世界看中国”“中国看江西”“江西看九江”的自信与豪迈。

负责第十六届省运会筹备工作的九江市委副书记蒋文定(现为九江市委副书记、市长)同志站在九江人的角度对我和田信国同志提了一个我们两人不便推却的建议。他说:“你们二位都是从九江走出去的乡贤,能不能以《悠悠的九江》为题,给家乡写首歌?”他还说,“要像你们前几年写的那首《武宁好客气》一样,写出九江的韵味来。”见蒋文定同志说得这么诚恳且信任有加,我和田信国只好应承下来。


一番回望检出“悠韵”


答应写歌后,我和田信国都进入了思考中,经常就歌词的创作方向交换意见。我们俩一致的想法都是要在歌词中充分体现出九江独特的文化底蕴,对九江丰富多彩的文化符号要有所选择地精练和提取,歌词既要表达出这座城市非同一般的特色,更要能够引起大家对九江的回味和向往。

《悠悠的九江》词作者黎隆武(右)与曲作者田信国(左)

春节期间,在瑞昌走访慰问的蒋文定同志还专门给我打电话,叮嘱我不要忘了答应过写歌一事。春节假期,我都在穷琢磨,搅动起了对九江这座城市点点滴滴的记忆和感受。

我初中毕业就离开老家武宁来到九江,在这座城市求学、工作、生活的时间前前后后有20多年,对这座城市实在是太熟悉了。回望当年,无论是读师范还是上师专,无论是参加工作还是成家立业,人生最青春的年华都与这座城市相伴共生。我参加工作的第一站就在九江,读的又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工作和学习中早就接触到了九江悠久的历史和文脉。对这座城市虽然说不上如数家珍,却也不能说陌生。记忆最深的是历史上写九江尤其是写庐山的名人名句太多太多,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让九江这座襟江带湖的城市有了与众不同的文化意义上的“悠韵”。中华文化史上不少名儒巨匠都在这里留下过他们的身影和佳作,像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元稹、王维、周敦颐、苏轼、朱熹、陆游、黄庭坚、戴复古、辛弃疾、许德珩、陈寅恪……鄱阳湖、石钟山、白鹿洞、浔阳楼、琵琶亭、点将台、龙宫洞、五老峰、仙人洞、好汉坡、三叠泉、云雾茶、封缸酒、萝卜粑、东坡肉、打鼓歌、采茶戏……不可胜数的名人、名篇、名胜、名泉、名茶、名酒、名菜……把这座城市装点得如八月十五的月亮一般温润如玉盘。

这座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实在是太有韵味了,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也实在是太多了,多到让我不知道歌词该从哪里下笔,更不知道一旦舍弃那些符号会不会带来深深遗憾中的一声叹息。


一次碰撞找出“悠感”


在一次和田信国的碰撞中,我们聊到了贵阳的城市宣传歌曲《爽爽的贵阳》。受这首歌的启发,我们觉得“悠悠的九江”应该针对九江这座城市的特点,围绕“悠”字做文章。

从历史上讲,九江上可溯至远古的夏、商时期,古称柴桑、江州、浔阳,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堪称历史“悠久”;从文化审美上讲,九江自古以来就被各个朝代的文人墨客所吟诵,历代诗坛巨擘、文坛巨匠在九江留下的诗词歌赋据不完全统计有20000多首,其中入选了中小学教材的就有23篇,堪称人文风流之地,没有哪座城市的文化比九江更“悠美”;从地理特点上看,九江地处长江与鄱阳湖的交汇处,是众水归流之地,大江大湖造就了自古以来的“九派浔阳郡,分明似画图”的江湖气派,苏轼在《石钟山记》中描写的江湖鼓荡之“钟”声称得上是这座城市最“悠扬”的江湖交响,而那被定为江西省省鸟的白鹤,就是伴着悠悠“钟”声翩翩起舞,引无数骚客竞折腰。

与田信国碰撞完之后,我把注意力集中到“悠”上,发现历代名人题咏九江的诗篇中,有“悠”味的美句还真不少,比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白居易的“犹抱琵琶半遮面”、毛泽东的“桃花源里可耕田”和“无限风光在险峰”等。

我在创作中反复审视九江这座城市的独特性,感觉九江与其他沿江城市、与众多历史文化名城不同的特性集中在人文和地理两个方面,人文方面又主要体现在“诗”多,地理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名“山”和名“水”上。梳理观察与九江差不多的城市,有的城市虽然也有诗,但却明显不如九江的诗多且著名;有的城市也有山,但是没有像庐山这样“天下悠”的名山;有的城市也襟江带湖,却又不如九江这般“大江大湖”……我感觉抓住了“诗、山、水”三个方面“悠”的特质,就抓住了“悠悠的九江”独特的脉络与味道。

按照这个感觉去创作,于是在主歌部分从“天地、岁月、江湖”的视角,分别提炼出了“天地悠久了一个地方,有你梦想的诗和远方”“岁月悠美了一个地方,有你向往的无限风光”“江湖悠扬了一个地方,有你心仪的白鹤飞翔”等三段歌词。其中第一段着重写“诗悠”,第二段着重写“山悠”,第三段着重写“水悠”,并用“谁在回想”“谁在遥望”“谁在弹唱”三个反问句,给人以古今交替的穿越感和情不自禁的互动与遐想。在副歌部分,提取了云雾茶和浔阳楼这两个在九江老幼妇孺皆知的文化品牌,用“我泡好了云雾茶,等你来品尝”“我等你在浔阳楼,你可在来的路上”,描绘了一幅南国佳人在浔阳楼悠闲地品茶等待友人到来的绝美画面。这样的画面,能不让人心动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九江之旅吗?


一顿快餐谱出“悠曲”


歌词创作完成后,我就“微”给了田信国,请他谱曲。在谱曲的过程中,田信国发扬了他一贯的逼词作者“割肉”的风格,就像我在那篇《话说“武宁好客气”》文章所写过的那样。总而言之,经历了无数次的推敲和一次又一次地“割肉”,才基本达到了他的要求。

青年歌手李琼瑶在录制歌曲

一个周末,我们相约当面敲定《悠悠的九江》歌词,探讨曲调风格,一致的想法是由甜美女声来演唱。在探讨的过程中,我又挨了田胡子“一刀”。他非要我把“仙人洞里藏”一句替换成“不识真面目”。我说“不识真面目”这句不如“仙人洞里藏”押韵啊,他却坚持说不在意押韵,没有关系。最后实在是拗不过他,只好忍痛割“肉”,又一次顺了他的意。

那次与田信国碰完面已是中午时分,为了庆祝歌词完稿,我们俩小酌了几杯。吃完饭找代驾将我送到家的时候差不多是下午两点来钟,刚到家,田信国就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了他刚谱好曲子的照片,很明显是在一张白纸上草就的。不胜酒力的田信国在随后发来的语音上说,我走后,他趁着晕晕乎乎的酒劲,仿佛找到了“悠悠”的感觉,于是一气呵成了一稿。我算算田信国谱曲的时间,满打满算还不到一个小时,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快枪手”。我试着哼了一下曲谱,感觉很顺口,有悠悠的感觉。于是,我很快给田信国回了微信,说他草就的曲谱堪称是一支九江“悠曲”。那让我们夜不能寐的悠悠九江,就是“她”了!

“五一”假期,田信国联系了人美歌甜的青年歌手李琼瑶来录制《悠悠的九江》小样。为了让歌曲有九江的特色味道,他要在歌曲结尾处来上一句九江话的“吆喝”。他问我,用九江话怎么形容九江好?我脱口而出“好贼(zèi)”。田信国说,那就再加上“九江好贼,有空来玩”。他让李琼瑶反复练习,录出一听,还真有九江味儿呢!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许钦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