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就头昏、肚子痛,是装病?还是真“心”病了?

2023-06-30 15:08:26   
浏览量 28777

图片

妇保健康小课堂

图片

图片


然然是一名小学四年级学生,品学兼优,是老师们眼中的好学生。然而,在2022年9月转学后没多久,然然却突然病了。

病得很普通,就是肚子痛、头昏,有时伴恶心、呕吐;病得却又不普通,因为好像一般只有在学校才会出现症状。家长和老师开始也都觉得他是在“装病”,尝试强行或者连哄带劝送(带)进校园,可是每次看到孩子痛到小脸煞白、哭闹不止,确实又像是病得不轻的模样,老师无奈只能通知家长接回看病。

图片

在反反复复,一次又一次地看诊、观察和休息中,然然已经间断性有近2个月没有上成学,在本地及外院的临床多科室进行了相关检查和用药,始终未明确病因及改善症状,孩子的腹痛好像成了一桩“悬案”。

直到在有经验的儿内科医生建议下,家长带着孩子来到九江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行为专科,经详细问诊及相关评估,这才找到了“真凶”,原来孩子是患上了“心病”——心因性疾病

经过专科医生和治疗师近两个月的心理治疗和家庭成员的综合心理辅导,梳理了孩子身心方面的困惑,如独立睡眠、友谊建立等成长中的烦恼,孩子终于回归校园,且复诊反馈学业和社交融合良好。

图片


  什么是心因性疾病?



心因性疾病是指由心理原因导致的躯体和精神症状,如上述病例中,然然表现出来的非特异性躯体症状:腹痛和头昏等。常见原因如下:

01

与情绪因素、情绪改变有关

所有能引起紧张、焦虑、担忧等情绪改变的因素或生活事件,都可能会引起非特异性腹痛的发生,如学习压力、家庭成员关系紧张、受到批评、考试来临、生活环境的改变等。

图片

02

家庭成员的过度焦虑

尤其是母亲多有过度焦虑的性格特征,对孩子的任何躯体变化担心较多,言行举止、家庭氛围都显示出紧张、忧虑,家长的行为和情绪反过来又会影响儿童的情绪,疼痛就会出现并延续下去。

图片


  如何治疗及预防?


01

心理健康教育

专科医生首先会对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讲解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规律,协助建立“医生-家庭-儿童-学校”相结合的治疗联盟,寻找病因,讨论对孩子的态度和方法。在已确定排除内科疾病的前提下,指导家长避免四处看病和不恰当用药。帮助家长学习恰当关注,避免过于关注孩子躯体表现而忽视平日孩子的心理健康,避免在孩子躯体症状发作时过于紧张。


02

心理治疗和辅导

治疗的方法强调帮助儿童青少年学习恰当的情绪表达方式,逐步改善家庭功能,提升儿童的适应性和综合能力。具体包括放松训练、认知行为治疗、生物反馈治疗以及家庭治疗,必要时辅以药物治疗。


心因性疾病的预防


1.尝试接受孩子的天性

2.多给予孩子“存在的爱”

3.学习接纳孩子的整体性


图片

温馨提示

一“号”预警


图片



1.儿童心理行为科近期在网上开设了“儿童心理行为预警筛查门诊”,家长仅需网上预约号源,即可在家通过定期对儿童的相关行为填写量表,得到专科人员的分析及电话初级指导。

2.儿童心理行为专科依托医院强大的儿内各专科实力,通过转诊、多学科联合及上海儿医杨友博士“名医门诊”会诊等方式,共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3.儿童心理行为专科近期开设暑期“注意力学习能力促进加油站”,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帮助孩子提升以注意力为主的综合能力。

图片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