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堵奶”痛难忍 中医通乳有奇效

2023-09-06 20:17:01   
浏览量 28908

图片

妇保健康小课堂

图片

图片


“堵奶”几乎是每个新手妈妈的必经之路!十个母乳八个堵,乳房肿胀、疼痛、硬块……乳汁淤积时,如果直接在硬块位置大力按揉,相当于在已经水肿的组织上再施加外力,水肿挤压到乳腺管会让乳汁更难排出,反而会导致乳腺组织、淋巴组织、皮肤等被外力损伤,引起乳腺炎。

图片

我们都知道母乳喂养是哺乳婴儿的最佳方式,但是产后“堵奶”又确实让很多宝妈直呼伤不起,难道就没有好的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当然不是!其实中医在这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可排空瘀乳,减轻疼痛,为妈妈们的母乳喂养保驾护航。

本期专题,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妇科专家吕新凤,就来跟大家聊聊“堵奶”那些事,和中医治疗“堵奶”的神奇疗效。

图片


堵奶到底是怎么回事?


堵奶,又叫乳腺管堵塞或者乳汁淤积,是指因为各种原因导致乳汁没有及时排出,导致的淤积越来越多,乳房会胀痛,可能摸到结节和硬块,进一步发展成为乳腺炎,出现红肿热痛等等情况,中医辨证为乳痈,与肝、胃等脏腑密切相关。

图片

01

引起堵奶的常见原因

1.哺乳姿势固定:如果宝宝每次吃奶的角度都是一样的,那么就必然有几根输乳管是容易被“冷落”的,不常用,不顺畅,就容易被堵住。

2.乳房存奶过多:长时间不哺乳或者没有彻底排空乳房,过度的存奶会压迫毛细血管,导致毛细血管充血,然后堵塞乳腺管。

3.乳汁过于黏稠:有些哺乳期妈妈饮食营养过剩,乳汁的脂肪含量过高,造成乳汁过于黏稠,特别容易引起淤积堵塞,这种堵奶是非常顽固而且会频繁发生。

4.乳头过小或乳头内陷等先天原因:导致婴儿吮吸困难,不愿吸食母乳导致乳汁不能及时排尽。


02

堵奶后怎么办?

乳汁淤积的主要临床表现:乳房胀痛,可触及乳房局部或者大部有明显肿块。早期可无发热和局部皮温升高,如果未能及时处理进一步加重出现局部的红肿疼痛明显,甚至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我们常说“宝宝是最好的通乳师”,乳汁淤积的早期婴儿有效吮吸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宝宝吮吸后未能有效缓解症状,就需要及时就诊。



解决堵奶 中医有妙招


中医认为产后“多瘀多虚”,容易出现气血经络淤堵不通之证,不通则痛。九江市妇幼保健院中医科多年来通过运用丰富的中医外治方法,在治疗产后乳汁淤积、乳腺炎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利用中药内服与中医外治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01

中药内服

中医治疗乳痈时方子中常用代表药物有蒲公英、丝瓜络、路路通、王不留行子等。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功效,是治疗堵奶的第一要药,内服和局部外敷均有良好的效果。丝瓜络具有通利水湿、通经下乳功效,对于堵奶或少奶均有良好效果。路路通清利水湿、疏通乳络,还可以下乳,对于堵奶或者奶少都有良好的效果。所用药物治疗应在正规中医进行辨证论治后,选取具体方药。

图片


02

中医外治法

1. 火龙罐治疗:火龙罐疗法是集推拿、艾灸、揉痧、点穴、熨烫于一体的综合技术,具有温通调补四大功效,结合运用点、震、叩、碾、推、按、拨、揉、熨、烫十种手法,在运罐过程中对施治部位的局部进行推拿按摩,对产妇乳房对应穴位实施局部按摩,可起到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2.中医穴位手法按摩: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选取相应穴位,施以专业的中医手法推拿按摩,能够起到很好的疏通乳络、刺激排乳,清除乳腺管堵塞,促进乳房局部气血运行,通则不痛。

图片

3.中药外敷:中医妇科调制的专门针对乳汁淤积、乳腺炎的外敷中药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散结化瘀作用,并且对哺乳没有影响,也不会对宝宝和宝妈的身体产生不良作用。


03

中医通乳治疗的优势

1.疏通经络,通乳消肿;

2.疏通乳腺管,增加泌乳;

3.有效缓解疼痛,减轻乳房局部肿块症状,改善乳汁淤积及乳头堵塞情况,能控制全身及局部炎症的进一步发展。 


04

通乳对象

1.产后2-5天无乳汁或仅数滴;

2.产后2-3天胀奶、排奶不畅、造成肿胀、硬结、疼痛、发烧;

3.乳头凹陷、乳房肿胀,宝宝吸不到奶的产妇;

4.出现急性乳腺炎的产妇;

5.气血虚弱和肝郁气滞造成奶少或生气上火、生病、惊吓造成突然奶少的产妇。

图片

中医科地址及电话

图片

甘棠院区:D区住院部2楼中医妇科门诊0792-8551590

八里湖院区:门诊2楼中医妇科门诊0792-8590715


中医通乳

既安全又有效

哺乳不易

愿宝妈们都能被温柔以待

图片

(来源:九江市妇幼保健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