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前金
黄庭坚,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江西诗派的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陈与义有“一祖三宗” 之称,与大文豪苏轼齐名,世称“苏黄”。与张耒、晁补之、秦观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苏门四学士”。黄庭坚书法独树一帜,与苏轼、米芾、蔡襄合称“宋四家”。
提起黄庭坚,无人不知。提起黄庭坚的舅舅李常,知道的人并不多。黄庭坚能够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离不开李常的悉心培养。
李常少年时与弟李布在庐山五老峰下白石庵读书。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三月中进士。哲宗元祐元年(1086)任户部尚书。司马光支持李常,认为任用李常掌管财政,可以让天下人知道国家不再急于征利。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十月,李常奏请设立泉州、密州等地市舶司,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缘起。他还编成中国第一部财政会计学专著《元佑会计录》。
李常有两个姐姐。大姐文城君,嫁本邑进士洪亶,生洪民师(进士)。洪民师娶黄庭坚长妹黄氏,生洪朋、洪刍、洪炎、洪羽,皆是著名诗人。二姐安康郡太君,生黄大临、黄庭坚、黄叔献、黄叔达、黄苍舒、黄仲熊。李常对黄庭坚情有独钟。
黄庭坚幼年警悟,文思敏捷,读书过目成诵。有一次,李常在其家取架上书问之,无不通,惊以为“一日千里”。黄庭坚14岁父亲去世,便跟随在李常身边读书。李常耳提面命,使黄庭坚学业日进。李常还带着黄庭坚游学浙江天台和安徽一带,并把黄庭坚推荐给好友孙觉。孙觉是北宋文学家、词人、进士,与王安石、苏轼、苏颂、曾巩等人是好友,还是秦观、陆细、王令的老师。孙觉曾任湖州、庐州、苏州、福州、亳州、扬州、徐州、南京等七州的知州。所到之处多有政绩,在各地卸任后,民众多数为他建生祠。至今高邮尚有四贤祠祀苏轼、孙觉、秦观和王巩四贤。孙觉十分欣赏黄庭坚,把已经被封为“县君”的女儿许配给黄庭坚。
李常是大学士苏轼的师长和挚友,深为苏轼所信任与敬重。苏轼赠诗李常“宜我与夫子,相好手足侔。”苏轼的弟弟苏辙在李常手下任事一年多,赠李常诗歌几十篇。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黄庭坚23岁,考中进士,走上仕途。十年后,苏轼在徐州当知州,李常把黄庭坚推荐给苏东坡。此前,苏东坡曾读过黄庭坚的诗,认定黄庭坚的诗内容充实而深厚,诗思高旷,称赞黄庭坚“数百年来未之见也。”“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瑰玮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于是,黄庭坚声名大振。元祐三年(1088年),苏轼权知礼部贡举,黄庭坚、张耒等为参详编排点检试卷等官,成为北宋文坛的盛事,他们的文章和诗歌,被人们争传诵之。
学者郑永晓在《黄庭坚诗歌在宋代的传播与刊刻》中说:“在苏、黄结识的过程中,李常、孙觉起到了关键作用。而李、孙二人分别是黄庭坚的舅父和岳父。李常人品学问俱佳,对黄庭坚的为人和文学创作影响甚大。”《宋元学案》认为,“黄庭坚虽然是苏门学士,但与苏轼风格迥异,他的学养来自李常。”黄庭坚自己也说:“长我教我,实惟舅氏。”
李常去世,黄庭坚十分悲痛,作《祭舅氏李公择文》悼念李常:
盛德之士,神人所依。珠玉在润,国有光辉。方时才难,公陨于道!彼天悠远,莫我控告。士丧畏友,朝失宝臣。我哭之恸,不惟懿亲。公处贫贱,如处修显。温温不试,任重道远。内行纯明,不缺不疵。临民孝慈,来歌去思。其在朝廷,如圭如璧。忠以谋国,不沽予直。熙宁元祐,言有刚柔。公心如一,成以好谋。十年江湖, 睟然生色。三年主计,须发尽白。它日谓我:“何丧何德!”我知公心,谋道忧国。出牧南阳,往抚益部。称责办严,笑语即路。天下期公,来相本朝。奄成大夜,终不复朝。呜呼哀哉!我少不天,殆欲堙替。长我教我,实惟舅氏。四海之内,朋友比肩。舅甥相知,卒无间然。今天丧我,舅氏倾覆。谁明我心,以血继哭。平生经过,为我举觞。沃酒棺前,割我肺肠。呜呼哀哉!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刘芸
审核:姜月平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