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伍 穆
1、高速公路
高速路全封闭,直平如泻,标识鲜明而周到。车一上路就有轻捷欲飞之感,两旁的风景模糊成片,唰唰唰拉成杂色的光束。……对比以前的公路,这种路简直是起飞线,是准航空线,把世界差不多压缩成城镇与城镇的联结,相互之间几近为邻:你刚走出一个城镇,还没吐匀一口气,就闯进了另一座城镇。一条城际专用道几乎构成了对乡村的越顶交际,把城镇之间大面积乡村哗哗地予以微缩和忽略。(韩少功《山南水北》)
【点评】
评述性的描写,感性与理性兼顾。“直平如泻”“轻捷欲飞”“杂色的光束”都是相当感性的。“对乡村的越顶交际”这类带有理性的认知,则是大量同类现象的概括,能深化读者对事物的认识。
2、山地公路
随山赋形,忽高忽低,或转或弯的陕北山地公路,总有一些碾碎的路面,呈现出大小不一的坑槽,却也有避让不及的,碾上去了,把车弹起来,弹得老高,车上的宋冲云、黄又谷,还有阎小样,就都随着吉普车的弹跳,蹿起来,落下去,一刻不得消停。(吴克敬《手铐上的蓝花花》)
【点评】
低等级山地公路的粗劣路况和乘客的遭遇与感受。语句长短交错、文白相间。“或转或弯”这种表述,疑为生造,却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独到描述,表达了山地公路为了螺旋式上升而采取的两种拐弯方法,前者应是近乎直角的急转弯,后者则是较平缓的迂回。
3、山间土路
从乡里再往村里走只有山间土路,长十五公里,前山段七公里情况相对好点,过了途中一个村庄,通往坑垅村的后山段八公里山路非常难走,道路陡峭,处处险峻,路面狭窄,只有一个车道,通行的主要交通工具是牛车,天气好的时候勉强可容机动车行驶,偶有对面来车,需要借助山崖边开凿的避行宽道才能交会。那天叶家福一早出发,中午一点才到,原因是在后山段土路受阻,有一处路面涵洞毁坏,坑坎起落,小车底盘低过不去,叶家福和司机两人靠车中专备小铲挖路边土石填坑,好不容易把车子弄了过去。(杨少衡《党校同学》)
【点评】
具体细致地描写了山间土路为何“难走”,集中写后山段的险峻。用了“点面结合”法。先概括描写后山段机动车在一般情况下如何交会,后则更细致地描写某一次行车如何受阻,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为后续的情节做好了铺垫。
4、野路
水塔都处在厂区最偏僻的地方,尤其四五六号塔所处的位置其实就是荒郊野外,一墙之隔就是一望无际的高粱地,墙这边则是厂区的边缘地带,连路也是未经修铺的野路,杂草丛生,充满了鸟儿和一些虫儿的鸣叫。白班的时候在这条路上走都显荒僻,到了没有路灯的夜晚,草丛中常有窸窸窣窣的声响掠过,就更使这条路显得凶险而恐怖了。(李铁《李杜的憧憬》)
【点评】
野路是未经人工修铺的荒野之路,古人说:“野路不达于邑”,又引申为不正当的手段。小说在描写的基础上渲染了野路的荒僻和恐怖。
5、石拱桥
两座桥都是南方常见的石拱桥,横卧于同一条河汊上,多年来它们像一对姐妹遥遥相望。它们确实像一对姐妹,都是单孔桥,桥孔下可容两船共渡,桥堍两侧都有伸向河水的石阶,河边人家常常在那些石阶上洗衣浣纱,桥堍下的石阶也是街上男孩们戏水玩耍的去处。站在那儿将头伸向桥孔内壁观望,可以发现一块石碑上刻着建桥的时间,我记得北马路桥下的石碑刻的是清代道光年间,南马路桥的历史也许与其相仿吧。(苏童《城北的桥》)
【点评】
今天的石拱桥多半是历史的陈迹。重点不是写石拱桥的构造,而是描述它的部分功能。男孩们在桥堍下戏水,很自然地发现了记录建桥时间的石碑。
6、廊桥
顾名思义,廊桥是加上屋檐的桥。桥作为连通两岸的建筑,功能仅仅是途经,加诸檐廊,意义不同:廊桥,如亭可观景,如屋可驻足,如商铺可买卖,如站台可生离死别,如庙宇可求愿祈福。即使霜雪,也不再是寒冽的威胁,而成为宜观的风景。(周晓枫《泰顺即景》)
【点评】
有说明的特征,但运用了文学语言和修辞手法,如比较和对比的方法,排比和对偶的句式,将对象写得很美。
7、碇步桥
廊桥的前身是碇步桥,也就是在浅滩河水和溪流中分布的桥桩子,是石头的,人可以踩着过河。碇步桥宛如琴键一样等距离排列在水面上,又名“琴桥”。最有名的碇步桥,是泰顺东溪的大碇步桥,一共有一百二十六块,全长七十米,十分壮观。(邱华栋《兰草、小青、氡泉和廊桥》)
【点评】
碇步桥,我们简直不把它当成“桥”,但它符合桥的基本定义。基本上是说明的文字,而所用的比喻(琴键)很生动。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左丹
责编:许钦
审核:姜月平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