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九江丨庐山北山公路和第一代筑路农民工

2023-11-26 09:26:05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0445

图片.png

庐山北山公路和第一代筑路农民工

■ 林德元

1953年,解放不久挺直了腰板的中国人,开始了全国性的筑路建设,要在一片废墟的国土上,进行史无前例的公路网格化……  

这里记录的是一支农民工筑路队伍,在庐山筑路和建设将军河水库的经历。

(一)

那是1953年的春天,天气暖和,大地解冻了,花儿盛开了,河流里的春水哗啦啦地流着,花瓣儿载着农民的喜悦向东流,水里的鱼儿逆流而上,要聚到某个激流险滩去产卵儿……一支身着解放军服装的筑路队伍,在春暖花开的田野上急急地走着,一百多人像河流里的鱼群一样,依次走进了安徽省南陵县葛林乡柏林村,然后分散进入了各家各户。他们没有扛枪,也没有领章帽徽,而是背着风镐和锄头之类的劳动工具,戴着米黄色的藤条安全帽,踏着军人的步伐,看上去像当年的新四军淮南支队回来了。正在田间劳作的村民们都抬头观看,议论着,猜测着这些解放军官兵要来村里干什么。不过,大家都没有猜到,这只是一支过路的筑路队,从部队集体转业到地方参加国家建设的时代骄子,他们要在柏林村借宿一夜,用老百姓的铁锅煮饭。    

柏林村民兵连长、乡人民代表秦筱和家里,住了七八个筑路队员,有个人还是队长,也有人立正敬礼喊他连长。    

两个连长坐在一起,聊得十分开心,好像两个从小玩大的伙伴。那一夜,两个年轻人都没有睡意,一个人聊他们在淮海战役打黄维兵团的事,一个人聊他们帮助解放军运送军粮的事,只不过一个在长江以北打老蒋,一个在长江以南抬担架救伤员,一个是正规军转战千里,一个是民兵维持乡村的秩序,两个从未见过面的人,如今在柏林村一间茅草屋里,成了最亲密的战友,一聊就聊到了天亮。

第二天上午,筑路队要开拔了,秦筱和毫不犹豫就带着娘和未婚妻,还有村里好多的乡亲,都跟在了部队的后面,只因为筑路队长说的一句话:新中国了,到处都在搞建设,人手不够啊,比如我们筑路队,要是再加个五百一千人才好呢。  

秦筱和把这话记住了,赶紧动员了娘和未婚妻,还有之前从来没有退缩过的乡亲们。他们二话不说,把家门轻轻地掩上,毫不犹豫就跟着队伍走了。    

南陵县地处安徽省东南部、皖南丘陵向沿江平原过渡的重要门户,这里的老百姓有支援新四军、解放军打仗的传统,只要部队需要,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跟着部队出发,挑着担子、推着独轮车,一家老小走得无牵无挂。这不,秦筱和一家人就这样跟着筑路队开拔了,还带上了村里几十个乡亲,他们成为共和国第一批筑路的农民工。    

筑路队辗转安徽铜陵、江西鄱阳和湖口,又沿着长江上行,经过湖北黄石、武汉、广水、应山,他们按照上级的指示,到一个地方修好一条路,又迅速赶往下一个地方修路,只要他们经过的地方,就有了一条畅通的公路。当时筑路队有一句响亮的口号: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祖国需要四通八达的公路。    

和平安宁的国土上,这些筑路先锋们的双脚,像安了风火轮一样,哪里的公路开工建设,他们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    

后来,这支越走人越多的筑路大军,终于来到了江西九江,来到了庐山脚下。    

他们站在山脚下往上一看,嗬!庐山好高呀!

不过,再高的庐山,他们也要凿出一条通往山顶的公路,没有路的庐山,原来只有轿工抬着轿子从好汉坡上下,只有山民像猿猴一样攀着山崖飞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神秘的庐山要敞开胸怀迎接观光的客人呢!筑路队员们接到的上级命令,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四个轮子的汽车要在庐山顶上出现,高层即将在庐山开大会。

筑路队根据庐山的山势走向,从山脚下的威家开始往上挖路,称为北山公路。秦筱和带头挖下了第一锄头,他是民兵连长,是农民工的领头人。锄头挖进土里时,金属和石头碰撞冒出了火星,咚的一声,震得他的虎口很痛,也把沉睡的庐山震醒了。

寂静的群山开始热闹了起来,弯弯曲曲的山路,像一条飘动的丝带,在山石、古树、溪流、云雾缭绕间往上延伸。有的山峰太险峻,只能动用风镐钻眼,装填炸药轰下一块山体;有的山谷太深,只能垒石建起一座石拱桥,溪水在桥下形成飞流瀑布。他们只有一个朴实的信念:一直往上,往上,再往上,终于有一天,登山公路一定会到达山顶之上。

那时候的人特别吃得苦,筑路队给每个打风镐的农民工配发了防尘口罩,不让飞扬的尘土吸入肺内,但山里的夏天特别炎热,戴着口罩打风镐呼吸很困难,只有拿掉了口罩才能作业。他们为了赶进度,只得把口罩摘了,什么都不顾,一天下来,筑路工们都被飞扬的尘土裹住了,汗水和尘土调成了糨糊状,包裹得整个人结结实实的,只有一双眼睛还露在外面,两个眼珠滴溜溜转动的时候,工友们才能看清楚这个人是谁。    

娘和未婚妻都很心疼秦筱和,但这个年轻人总是乐呵呵的,在月光下的山泉里洗干净尘土后,又还原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英俊小伙。    

娘对老大不小的儿子说:你们两个结婚吧,姑娘都跟着你出来修路了,她就是你的老婆,把两个枕头放到一张床上,你俩就是夫妻。    

秦筱和听了娘的话,在庐山山腰的竹棚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姑娘做的两个绣花枕头,并排放在一张竹板做的床上,一对青年人就成了一家人,成了庐山的山民。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国家将这批来自皖南的农民工,转为了正式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批农民工,融进了祖国建设的筑路大军行列,成为有庐山户口的庐山人。

(二)

秦筱和一家人认为,庐山就是他们的第二故乡,他们再也不会像以前一样,跟着筑路大军东奔西走,因为他们的户口落在了庐山,工作地点也在庐山,就连刚生下的儿子,也成了地地道道的牯岭街人。    

秦筱和一家人日子过得祥和,虽然住在筑路工地的竹棚里,从长江吹来的劲风透过竹篾灌进棚屋,漫天飞舞的雪花从门缝落到床上,冬天的庐山确实是冷得骨缝都痛。但这些都不算什么,一家人生活在一起心里暖和,而且白天在筑路工地上干着体力活,一点都不觉得冷。    

秦筱和年轻,手臂粗,气力饱,一直是一线的风镐手,不管多硬的岩石峭壁,只要是挡住了公路的延伸,他就拿着风镐出现了,往岩石面前一站,双手举起红色的风镐,揿开按钮,风镐就轰鸣作响,钻头嗞嗞地钻得岩石火花四溅,坚硬的岩石就被钻出一个个深孔,像慈母缝补衣服的针脚,密密地排成一排,再往里面灌进炸药,点燃导火索,岩石就会炸得碎石满天飞,那种成功的喜悦,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感受不到的。   

 登庐山的公路非常难修,但必须要修好通车!这是上级下达的任务。    

筑路队的连长说:比打淮海战役难吗?比打过长江难吗?那么大的牺牲我们都闯过来了,一条登山公路算什么?

——是啊,有什么比流血牺牲更难的任务呢?为了国家,我们什么艰难都不怕!    

风雪无阻,阴雨无阻,云雾无阻,酷热寒冷无阻,每天秦筱和在前面打风镐,娘和妻子都在后面的料场上敲打石头,铺路需要的碎石子堆成了一座座小山,全靠她们一锤子一锤子敲打出来,又一担一担挑到刚挖出的公路上铺好,成为平整的砂石公路。可以骄傲地说:每一寸登山的公路上,都有他们一家人的辛勤付出,都有成千上万农民工流淌的汗水。

秦筱和跟娘和妻子白天都见不到面,儿子只能一个人玩,庐山的松涛唱着歌逗他玩,庐山的野花野草跳着舞逗他玩,庐山的小动物和他交朋友,庐山的云雾和他捉迷藏,可是有一天,这个叫秦志怀的小朋友玩得忘了回家,忘记了回家的路,他只有三岁多,细小的身影在山里面兜兜转转,庐山的云雾把他藏了起来,让奶奶和爸爸妈妈喊破了嗓子也找不到。

儿子丢了,一向坚强无比的秦筱和急得哭了,像疯了一样奔跑寻找,他实在是找累了,靠在一棵千年的老松树下,眼泪默默地往下流着,流着……    

庐山是厚道的山,是充满着爱的山,它和秦筱和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把三岁的孩子藏了起来,又在夜半三更送了回来。别问孩子去了哪儿,他也说不出去了哪儿,他扑进大人怀里的时候,一家人悲喜交织。找到他的工友们说:是庐山的居民收留了孩子,并且让孩子吃得饱饱的,睡得好好的。收留他的好心人说:庐山的孩子都是这么长大的。

第二天,秦筱和一家人请了假,买了礼品,来到小天池,找到了那个餐厅的阿姨,谢谢她收留了孩子,也谢谢庐山人的淳朴大爱。

(三)

庐山上下雪的时候,那可不是小打小闹,一下就是鹅毛大雪,恨不得把整个沟沟壑壑都填平,把整座山都包裹起来,变成一只硕大无比的白面馒头。    

这年的冬天,大雪记不清有多少次这样肆虐过,一次比一次任性,一次比一次疯狂,好像他们是天空的舞者,来为庐山通公路进行彩排。一条弯弯曲曲高低起伏的登山公路,终于从北山的威家,到达了目的地牯岭,全长24公里,全程429个弯道。   

图片.png

北山公路开通典礼。

第二年夏天,庐山北山公路正式通车的时候,一万多名参加筑路建设的工人,站立在公路两旁,看着一辆辆汽车往山上开,车轮碾轧得砂石路面作响,石子儿像锅里炒的豆子一样跳起落下,他们的激动心情无法用语言描述。

图片.png

今日庐山北山公路。

秦筱和一家人与所有的筑路者一样,站在路边目睹了这一切,分享着这种成功的快乐。他们一家人站在最险的路段——鹰嘴岩边上,看着小汽车在这里转一个很急的弯,开快了车头就会伸到路边的石墩子上,那下面就是几百米的深渊,第一次看的人都会心惊胆战。汽车在这里完成了拐弯之后,又要呼哧呼哧地往上爬,感觉人就在天上,轻云淡雾就像大山披着一层薄纱,所有的山峰、所有的树林和竹海,都在他们的下面成为一幅画。这里是筑路最艰险的地方,侧坡高达四十多米,他们只能人工操作开炸,机器作业根本展开不了。    

直到通车的这一天,秦筱和才敢跟娘和妻子说出一个秘密:打通鹰嘴岩的时候,一块比八仙桌还大的石头突然滚落,从我的头顶掉到山下去了,幸好我躲得及时,要不差一点就倒在这里了。   

——这种危险,对于筑路工人来说,是经常会发生的,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秦筱和之所以要说出来,只是当作一种回忆,证明他在鹰嘴岩战斗过,经历过险情和考验。但他又说得很平淡,他是怕娘和妻子为他担心。

庐山北山公路顺利通车后,这些筑路工人立即转入了下一个项目,开凿庐山九十多米长的隧道,连接庐山的东谷和西谷,称为日照峰隧道,也称蓝天白云隧道。

图片.png

日照峰隧道

打通隧道后,他们又接着建设庐山水电站,要让点洋油的时代成为历史,电灯的光明照亮整个庐山。上级部门领导说,这是江西第一座水电站,我们必须建好,不能出任何差错。   

本来秦筱和他们是要千里开拔的,祖国到处都在搞建设,到处都需要他们这样有经验的筑路队伍,可是庐山工程管理处把他们截留下来了。庐山的隧道需要他们开凿,水电站建设更需要他们冲上去,因为他们已经是庐山人了,家门口的建设不能少了他们。

庐山水电站是当时号称亚洲利用水头最高的发电项目,为庐山的发展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1956年开始兴建的时候,将军河——这个普通的深山坳里,顿时就热闹了起来,一下子聚集了很多建设者。秦筱和带着一支风镐突击队,天天钻在山里开凿涵洞,由于没有开凿涵洞的经验,他们打得特别认真,就怕涵洞走曲了路线,那得浪费多少人工物力啊!    

庐山是一座骨骼坚硬的大山,除了表层的泥土和树木茅草,里面全是坚硬的岩石,似乎支撑大山的挺拔,除了岩石还是岩石,岩石将大山的性格表现得硬核无比。秦筱和的风镐突击队算是和岩石杠上了,他们戴着藤条安全帽,脖子上扎着白毛巾,双手举着风镐,使劲按压着镐把,让跳动的钻头和岩石撞击出的火花,像烟花爆竹一样闪烁,烫得皮肤嗞嗞直响,手臂上的汗毛都烧没了。到了晚上洗澡的时候,那种灼痛感难以忍受,可他们第二天又毫不犹豫地举起了风镐。一句话:只要没累到趴下,就得拼了命地干下去!    

这些奋战在一线的安徽籍年轻人,下班回家的路上,虽然身体很疲惫,但是他们喜欢一路走一路唱着黄梅戏,把工作的苦和累,都消化在了黄梅戏柔软的唱腔里。

建设者们在钻出的隧道内、涵洞内,其实跟泥地的蚯蚓差不多,每往前拱出一米两米,都是很有成就感的。当他们看着隧道的穹顶竣工,新筑的大坝形成了一座号称将军河的大水库,看着碧蓝的湖水顺着长长的隧道急速流下,转动着涡轮机发电的时候,这座当时号称亚洲利用水头最高的水电站,给整个庐山带来光明的时候,这批庐山的建设者,真的比谁都自豪。

(本版图片由作者提供)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钟千惠

责编:刘芸

审核:姜月平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