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世斌
记得小时候在家的西北面有片小竹林,竹林边有块空地,大约有500平方米。大集体时的生产队除了在这里烧火粪外,其他时间大都是空着的,空地的北头长有一棵高大挺拔的木子树,很是醒目,儿时我与小伙伴们特别喜欢在这里嬉戏玩耍,从此也就与这棵木子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木子树是老家树种的乡土名字,它的学名叫乌桕。乌桕,以乌鸦喜食而得名。这棵木子树很高,听大人们说它至少有4丈高,树干如水桶一般粗,我小时候根本就抱不过来。它的枝干如同骨架,历经了岁月的风霜,听村里一位老人说,在他小的时候就有了这棵木子树。
木子树大约在暮春的三月萌生叶片,叶片为心形。春夏时节叶片绿油油的,撕开叶子,会有乳白的浆汁。木子树的绿叶上常爬着绿色的毛毛虫,不易发现。小时候我和小伙伴们都喜欢在木子树上攀爬,不小心碰上了,就会火辣辣地疼,回家问祖母,祖母告诉我那东西叫“洋辣子”,并叮嘱我不要再去攀爬。
大约在初夏的五月,木子树就开花了,花是长长的青绿色穗状花,酷似绿色大毛毛虫,开满在枝丫间,我和小伙伴们经常把它摘下来当毛毛虫吓唬对方。木子树花谢之后,便结成圆粒果子,名为木子,刚长成时是绿色的,颗粒不大,长到成熟时变成灰黑色,也只有葡萄般大。
在我的记忆中,夏季是木子树下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茂密的枝叶遮天蔽日,成了一把撑开的绿绒大伞, 火辣辣的阳光被毫不留情地挡住,树下有着盛夏日里少见的阴凉,木子树下也就成了一块纳凉的胜地。大人们工休时都会赶到木子树下纳凉休息,有的将农具放在树底下,坐在农具的柄把上;有的将草帽放在树底下,坐在草帽的边沿上;有的干脆直接在树底下席地而坐;大家有说有笑,讲一些我儿时听着似懂非懂的笑话。
村里的老人也喜欢拿个小板凳到木子树下乘凉,其中一位我小时候叫玉公公的,来纳凉时总是光着古铜色的臂膀,背有点驼,穿着一条宽大的黑色短裤,腰后总是别着一根长长的烟斗,烟斗上吊着一个白色但早已泛黄的烟袋子,烟袋子上面还露出几根黄白色的苎麻秆。
每当玉公公坐下后,他就熟练地取下烟斗,将手伸进烟袋,捻出一团烟丝塞进烟斗。再从他短裤的口袋里拿出一个用黄油纸包着的火柴盒,小心翼翼地用火柴将他随身携带的苎麻秆点着,然后将烟斗伸进嘴里,用已点燃的苎麻秆按在烟斗里的烟丝上,深深地吸上一口,慢慢地玉公公的两个鼻孔就冒出烟来……他抽烟时那享受的样子直到现在还刻在我的脑海中。
我那时对玉公公的烟斗非常好奇,总是不自觉地往他的身边靠,伸手去摸摸他那根表面十分光滑,黄中透点黑色的烟斗,玉公公告诉我这烟斗是他自己做的,就是用这旁边竹林里挖到的竹蔸做的。
到了中午时分,木子树下更是热闹,在田地劳作准备回家吃午饭的人们,总是在距木子树不远处的水沟里洗完手脚后,来到木子树下,凉快凉快。这时也有的家人已将饭菜送到了木子树下,愉快地边吃边聊。我小的时候,夏天特别喜欢拿个大碗盛好饭,再夹上红辣椒炒豆豉,然后端到木子树下慢慢吃,听着大人们叽叽喳喳地说笑。
木子树的叶子颜色是渐变的,临近秋天时,木子树的叶子开始慢慢由绿转黄,再慢慢转红,树上有绿、黄、红三色叶子混杂其中,深浅不一,像调色板上的渐变色,色彩丰富,煞是好看。深秋,木子树的叶片逐渐变红,放眼望去红艳艳,不是枫叶,胜似枫叶。
木子要到农历十月成熟,此时叶片已全部脱落,木子外壳已经由绿变成灰黑,全部裂开,现出里面白色籽粒如绿豆大小,八粒或六粒集在一起,黑白相间,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木子可用来榨油,榨出的油分两种,一是白色的易于凝固的油用来制作蜡烛,称为皮油;另一种棕黄色的油,类似现在花生油,称为籽油,只能用作家庭照明用的灯盏用油,我小时候家里就是用油灯盏照明的。
摘木子不是爬到树上直接用手摘,而是要用一种特制的工具。祖母做的摘木子工具,是在一根长长的竹竿上,绑上一把大镰刀,但它刀口向上弯。握着竹竿稍微用力往小枝丫上一戳,成串木子就随小枝丫断落下来,高处的就只能爬到树上去铰。
我儿时总是盼着摘木子季节早点到来,因为等大人们摘完木子后,我和小伙伴们就可以开始捡木子了,我们每人拿着一个瓠子瓢,寻找“漏网之鱼”,将那些散落在地上的木子,一粒粒地从地上捡起来,就连掉进泥土缝里的也不放过,偶尔在草丛里或是小水沟边,拾到一根有很多木子的小枝丫,那就无比开心。木子积攒多了就拿去换糖吃,那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我离开老家现在快四十年了,也到过很多地方,可就一直没有见到过记忆中那样高大的木子树。六年前,一位亲戚告诉我,老家竹林边上那棵木子树因村里修建公路已经被砍了,我当时有些失落。今年我回老家一看,昔日的小村庄已脱胎换骨,干净整洁,闲适而宁静,过去木子树旁那条乡间的小路已变成了一条宽阔的柏油公路,公路旁的亭台古色古香,小河流水潺潺,老家变得我都快不认识了。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编辑:左丹
责编:刘芸
审核:朱静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