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岁月丨我的父亲是抗战老兵

2024-04-13 11:00:05   浔阳晚报
浏览量 29418

□ 胡传银

  ◆ 多舛童年 ◆

  时光追忆至1926年11月22日的孟冬,大西北的天气格外凛冽,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这样一个特别的时段,在山西省五台县五台山南麓的下峪李家庄,有位产妇在痛苦呻吟,阵阵蚀骨的疼痛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苍白的脸上,布满了不知是汗水还是泪珠。但她的眼里闪烁着坚毅的光芒,抱定宁死也要把娃生下来的决心,终于在挣扎三天后她耗尽最后一丝力气,生下了一个男孩。

  这个男娃他的生父给取名叫李健。然而,这位伟大的母亲,因难产与世长辞,她用自己年轻的生命换来了一个新的生命……

  李健艰难的出生,似乎预示着他命运的多舛。因失去了母亲,父亲李枝隆又沉迷于抽大烟和赌博,襁褓中的他连吃饱穿暖都是奢望,常常饿得哇哇大哭。

  他的二叔李枝棻看不过去,就用米汤和自家的羊奶给他充饥。日子一天天过去,虽然他得不到多少关爱,也能在二叔一家的接济下,在饥一顿,饱一顿中日渐成长。

  后来,不务正业的父亲娶了一位后妈,李健日子更加不好过了。自后妈进门后,就要求年幼的李健起早摸黑地干活,砍柴、放羊、挑水、做饭样样都得做……

  同父异母的弟弟李树朋出生后,他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后娘让她的亲儿子吃好的,穿好的,而年幼的李健整日被骂作是克星,稍有不慎就连打带骂,并罚禁食。

  二叔家实在看不惯后娘的所作所为,无奈之下,只好将李健送至五台县罗家庄的姥姥家。至此,他才终于得以脱离苦海,结束了噩梦般的痛苦折磨。

  ◆ 戎马生涯 ◆ 

  李健在罗家庄的生活虽然清贫,但姥姥勤俭持家,待人友善。他不仅得到了关爱,解决了温饱,还与表哥罗文元、表弟罗文虎相伴玩耍,吃在一起、住在一起,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

  但姥姥家的日子并不宽裕,贫困的生活根本供不起他读书。自幼好学上进的他就常常去同村的私塾玩,趴在窗外看其他小孩上课。这样一来二往,便与私塾老师罗宗文熟识了。没想到这位罗老师,还有另一个身份,竟是地下共产党员,他以私塾先生身份作掩护,暗地里却是五台县抗日游击队大队长!

  李健从小就目睹日本铁蹄踏破三晋之地,对日寇恨之入骨。于是在罗老师的引导下,他1943年8月,正式加入了五台县抗日游击队。

  1944年2月,五台县抗日游击大队,改编为晋察冀边区独立师第343团。18岁的李健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八路军战士,出生入死,积极抗日,一年后终于迎来了全国抗战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李健英勇善战,敏捷精悍,对党赤胆忠心,在1945年12月的一次保卫边区陈家庄战斗中,他不幸腹部中弹,身受重伤。但坚强的他不顾伤痛,继续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赢得了战斗的胜利。在此次战役中,李健因作战机智勇敢,受到边区政府的隆重表彰,授予二等功一次,两个月后他伤愈出院。

  领导考虑他身上的枪伤还需疗养康复,于是,1946年3月,安排他去地处河北阜平的晋察冀火柴厂当通讯员。1948年1月,又被调入华北人民政府秘书厅任通讯员。1949年10月,又调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国务院的前身)秘书厅和政法委员会,为时任政务院副总理兼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的董必武当警卫员,排级。1950年初,他调入政务院,指导华东工作接收团,担任接收首长的警卫员。

  ◆ 献身农垦 ◆ 

  1950年4月,刚成立的新中国,百废待兴。国家本着减少机关人员的精神,号召“三员”(警卫员、通讯员、勤务员)学习知识本领,做好建设新中国的准备。李健与战友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与警卫排长田永海(河北蠡县人,1930年6月生,曾任广东华南农垦局处长),勤务员王秀堂(河北平山县人,曾任广东湛江农垦局局长)等战友一起,报名农业部双桥机耕学校(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他在那里学习机械知识和机耕驾驶本领,刻苦钻研,与时俱进,成为新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先驱。

  1951年3月,李健被分配到黑龙江省八一五农场和九三农场,任拖拉机驾驶员,开垦广阔的黑土地,为开发祖国的北大荒作贡献。

  1954年12月,他回老家五台县探亲,与他伴侣阎便芳(五台县教场村人)喜结良缘,并安家于广东珠江农场。1957年12月,携家调入江西永修县恒丰垦殖场,从此,毕其一生于恒丰的农垦建设发展事业中。

  恒丰垦殖场始建于1954年,东濒鄱阳湖,南临永修县,有大片沼泽荒芜的土地,其西面、北面是丘陵山地,亟待开发。他被安排在场机务办公室任主任,领导指挥全场的四大机耕队。他率领八名经验丰富的机耕拓荒手,开足马力夜以继日地开垦大片荒地。他们在农垦这块热土上大展宏图,且取得了非凡的成绩。

  1969年12月至1975年5月,恒丰垦殖场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江西生产建设兵团农建师第8团”,农垦变军垦。由现役军人接管后,李健便被安排到综合营农机1连,农机2连工作。他以攻关小组长的身份,率领攻关小组,参加小型多用拖拉机的研制。经过多少夜以继日的努力,终于成功制造出一台集耕作和运输于一体的,四轮两用拖拉机,这也是手扶拖拉机的前身。

  1985年5月,李健提前离休安享晚年,后因病殁于2001年7月15日,享年七十有五,走完了他坎坷又非凡的一生。

  ◆ 祖屋风波 ◆ 

  早在明朝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李家先祖从洪洞县大槐树村,移民到五台县下峪李家庄定居,先祖三兄弟将下峪李家发展分为东、中、西三股,本支是由先祖李朝安发展起来的中股,即坐落于村庄的中部。

  轮到其父亲李枝隆、二叔李枝棻那代,家中拥有两座四合院,其中一座店房院,用于做营生的驴马店生意,即供客人歇脚和饲养牲口。另一座四合院,落成于清朝嘉庆十七年(公历1813年,有贺匾为证,据传此贺匾为山西一位名门望族所赠,上书“玉树乔松”四个大字及落款纪年),该房屋用材考究,做工精美,雕刻栩栩如生,展示着李家当年的辉煌。

  20世纪20年代末,他父亲和二叔分家,店房院归二叔李枝棻家所有,另一座四合院归父亲李枝隆家所有。李家的四合院,在30年代,还因赌博,偷偷将自家的四合院当掉,后来又被二叔赎回了。

  土改时期,老家的四合院划归于李健名下,80年代,李家祖屋四合院,虽然历经近二百年的风雨沧桑,但仍然完好无损屹立着……

  后来,小弟李树朋回老家后,自作主张将此院的一半,以极低的价格卖给了她同父异母姐姐的女儿李翠兰。李健考虑到祖屋建筑确实需要人居住管理,而李家后代子孙又都在外地发展,祖屋无人居住等等因素,他决定把自己的另一半房产,也赠予给了李翠兰。从此,李家祖传的这座精美的四合院老屋,就彻底变成了他外甥女李翠兰家的资产。

  综述李健的一生,战争年代,他身披战火,不畏枪林弹雨,和平年代,他潜心技术,不畏艰难险阻。是战友、同事、儿女们的好榜样,值得后人敬仰,红色基因代代传,革命情怀永不忘……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左丹

责编:刘芸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