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活岁月 | 书写记忆

2024-06-29 10:31:24   
浏览量 31534

  在校读书时,我课业成绩说不上好,但对写字还是蛮上心的。

  我有一位大爷爷,是读过私塾的。小时候,经常到他书房里磨蹭,看他写毛笔字。他书房兼卧室的墙壁(鼓皮)上、床头边、书柜里或书桌旁,尽是大大小小的毛笔字。有单个斗方的,有长条幅的,也有随手写的纸笺。记得写有长条幅的“业精于勤,荒于嬉”;也有整本用毛笔字小楷书写的《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小学还布置些毛笔字作业,每日一帖,可以套红,也可以临摹。每次老师都会把写得好的字用毛笔蘸红墨水画个“O”(圈)。我每次也会得到一两个或两三个“O”(圈),心里自然是好高兴!印象最深的是在读初中时,一次早操后的晨会上,校长居然因我书写较好,在校会上表扬了我,我真的受宠若惊,那可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得到这么大的表扬啊!

  参加工作后,我也曾利用空闲,自练过好长一阵毛笔字。终因书法是门大学问,非有一定的艺术天赋或勤奋执着,是成不了大器的。目前,也只因能写得一手能看得过去的硬笔字。

  我不知道钢板刻字是在何时开始的,但从我记事时似乎就有了。那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时常拿着煤油票、糖票什么的,去国营供销社买东西。票证上的发证单位、物资名称、购买斤两及使用期限等多是人工用钢板刻印的,起初并不知晓。后来读初中时才明白,每学期期中(末)试卷都是老师用专门的条形钢板在蜡纸上刻写好,再用油印机印出来的。我的那位教初三物理的老师,其刻印的卷子真是好,那种带隶书的仿宋体,如同一行行列队的士兵,工整齐正,百千字如一。虽然试卷上的题目我不是很会做,但看着这刻写的钢笔字叫人叹服,对这老师不由得增加了几分敬意!还有一位高中英语老师叫傅春生,他刻印的试卷,行楷结合,刚中带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真的把我看醉了!那整版的英文书写,也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叹为观止!

  20世纪90年代初,我被分配在一个乡镇中学任教。那时,学习资料、考试卷,或重要的教辅材料,多数还是手工刻写油印的,这似乎能让我有了用武之地,竟自行买来一套工具,私下刻印相关的资料和复习试题,大大满足了自己的书写欲。可结果印出来,因油印技术不高,操作经验不够,弄得试卷资料漏墨,纸张打皱,满手满机架油墨,始知“事非经过不知难”,看事容易做事难。

  小时候,经常聚在村头的那棵大树下吃饭。有时看到村人吃完饭,赫然瞥见碗底有一个字,如“智”“宽”“志”“星”等什么的,那是碗主人的标记。我那里的同村人,都是同宗一族繁衍下来的,几乎都同姓。老辈取名是按辈分的,同一辈分都嵌入相同的一个字。同辈姓名的三个字有两个字是相同的,碗底凿字一般都是不同的一个字。那时物资匮乏,物件金贵。尤其是家中有婚丧嫁娶、造房竣工、或年长做寿等办大宗事都得借用具。为了怕拿错了说不清,只得在碗碟盘中凿个字,予以区分。那碗碟盘中的字啊,寥寥几个,虽是细麻点中带淡黑的痕迹,但确实凿写得好,有神韵,引人注目。那时瓷器店有会凿字的店员,只要你瓷器买得够多,他就会问你要不要凿字,凿什么字?只见那店员左手捏着一支铅笔般粗细,头部镶有一小块金刚钻石的钢钎,右手用一把錾口小锤。随着“铎、铎、铎”的錾击声,碗底很快就隐约地出现你所要的字来了!等全部凿好后,店员在碗底涂上一层黑色的颜料,再用抹布使劲地擦,那碗碟盘中的字,就清晰地出现在购者面前。

  看着店员娴熟地凿着这些漂亮的字,我心中油然又生出了几分敬意!

  与“碗底凿字”差不多的是在笔杆上刻字。犹记那是我读初中时的课间或午间,有人背着个帆布袋,被大家围着。只见他一手拿着小刻刀,一手紧攥着钢笔套。在聚精会神地刻画着。不到三五分钟,一条龙,或一只凤,抑或一朵梅,连同笔者的名字随即就能刻好,图案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我又是羡慕嫉妒恨!既羡慕同学还有钱刻钢笔装饰,更嫉妒刻笔师傅书画的高超技艺。

  现如今,凡需写字书画的,基本上有电脑打印或绘制;凡需要的资料文本或书籍,书店文艺市场上都能满足供应。那人工的亲笔书写,且写得令人眼前一亮的,实在少之又少。传统的精彩书写已渐趋走向我们记忆的深处……

游会雄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钟千惠

审核:许钦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