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丨(历史回眸)6月往事之——三线建设与“二一四工程”

2024-07-01 19:41: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2259

6月往事之——

三线建设与“二一四工程”

■ 冯晓晖

概述:

1970年6月23日,为加快“二一四工程”建设,中央军委办事组决定将造船工程建设任务交福州军区,成立以福州军区副司令员龙飞虎为总指挥兼政委,杨栋梁、江勇及六机部副部长刘放、江西省军区副司令员沈仲文为副书记,九江地委书记王大川为委员的福州军区“二一四工程”指挥部,从此开始大规模的“二一四工程”“六厂一站”建设工作。(资料来源:《九江工业志》)

评述:

“二一四工程”与“三线厂”建设,“大三线”和“小三线”,这些被打了引号的词汇都有其特定的含义。若将它们完全解释清楚,耗时甚长。笔者尝试用极简的文字进行描述:

20世纪60年代中期,因中苏交恶、中美对立,为保证战时的军工生产,我国决定将原建设于东北、沿海的军工企业转入内地。

“三线”即抵御外寇的三道防线。其中沿海及东北、新疆等省区为一线(第一防线),西南三省、西北四省、湖南、湖北、河南、河北东部、广西等为三线省,其余为二线。江西为二线省。

由国务院统管的三线建设项目被称为“大三线”,绝大多数建设于三线省,一、二线各省自建的战事保障体系被称为“小三线”。

为防止核弹袭击,大小三线厂址多选择在远离城市的山区隐蔽之处。

江西省虽然是二线省份,但赣北由于长江水运及山区适合隐蔽的特点,成为全中国二线省份中的特例,是三线建设中仅有的一片高密度建设“大三线”的区域,占有华东地区三线总投资的一半。

江西部分地区(也包括很多一二线省份)都声称自己有三线厂,其实它们绝大多数是省属的小军工厂,赣北(包括景德镇昌飞)这些厂才是“大三线”,是国家直属的军工企业。九江主要的三线工程有两类:军用船舶制造及保障体系、炮弹生产体系。前者即“二一四工程”,工程量最大,建设工厂最多,是一、二线省份中规模最大的“大三线”项目之一。

1969年2月,中央军委办事组的一份报告递交到中办,报告请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另建一座核潜艇生产基地。2月14日,毛泽东在报告上作了批示,该工程启动,史称“二一四工程”。

在长江中游修建核潜艇生产厂,是当时的战时思维所致。在此之前,我国仅有葫芦岛渤海造船厂一家核潜艇制造工厂,葫芦岛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当时认为在苏联的钢铁洪流冲击下,辽宁仅能防守数日。因此为了扩大我国核潜艇的生产能力,并保障生产安全,这才启动了“二一四工程”。

5月,六机部(第六机械工业部,负责船舶制造)和海军领导率专家组沿长江选点,初步确定在九江瑞昌县下巢湖筹建长江核潜艇厂。11月5日,国防工业军管小组、国务院国防工办下达筹建长江核潜艇厂设计任务书。11月7日,六机部确定长江核潜艇厂。代号第6214厂,代号中的“6”代表六机部,“二一四”即工程名。6214厂建在瑞昌县下巢湖地区,其他配套厂建设在该厂附近及九江地区长江边与铁路沿线的山区。

1970年初,江西省军区成立九江地区建设指挥部,负责该项目的基本建设工作。6月,工程指挥部由六机部负责。6月23日,为加快工程建设,工程管理指挥部再次升格,由福州军区负责,福州军区副司令员龙飞虎为总指挥兼政委,六机部、江西省军区、九江地委参与的“二一四工程”指挥部,从此开始大规模的“二一四工程”建设。

为配合“二一四工程”建设,1970年9月起,江西省抽调瑞昌、德安、湖口、彭泽、九江、星子、都昌、临川、进贤等县的1.2万余名经过严格政审的农民参与施工建设。福州军区选调100多名营职以上干部充实各级领导班子。

“二一四工程”项目包括“六厂一站”(即6214厂、491厂、459厂、458厂、6502厂、435厂、二一四闽赣物资供应站),其中435厂于1972年停建,同时改建6301厂。经过三年多建设,除6301缓建外,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但因情况变化,未按原设计的纲领产品进行生产。

“二一四工程”建设历经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0年至1971年底。以6214厂(后名为江州造船厂)为建设重点,组织3次大会战,基本完成“五厂一站”生产性的主体结构建设;第二阶段从1972年至1973年底,国家决定“二一四工程”缓建,进行工程收尾和设备安装,并开展过渡产品的生产和试制工作。

1973年11月6日,国务院、中央军委电示撤销福州军区“二一四工程”指挥部。12月15日,江西省第六机械工业局(简称“六机局”)成立,负责统管六机部在江西地区的“六厂一站”及441厂(九江仪表厂)、9318厂(今同方江新造船厂)、九江仪表技校(今江西职业技术大学)、63所和54所(后合并为中船第6354研究所)、707研究所第4研究室(今中船第707研究所九江分部)等13个部属造船企事业单位的建设、生产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六厂一站”外的441厂、9318厂等,都是军用船舶与配套生产企业,并非“二一四”工程内的三线厂。

“二一四”工程是九江有史以来最大的产业建设系统工程。建设的人员来自全国30个单位,人数最多时达3万人。参加施工的有国家建委第一施工大队等十余个单位。参加设计的有六机部第九设计院、华东建筑设计局、江西省地质勘测队等。参加包建的有武昌造船厂、大连造船厂、江南造船厂、上海求新造船厂、上海航海仪器厂和黄浦仪器厂及六机部五七干校等。

由于“二一四”工程存在规划失误、技术与生产能力无法达标等先天不足的问题,该工程“未按原设计的纲领产品进行生产”,无法形成核潜艇生产能力。但三线建设改变了国家产业布局,有着长远的意义。

赣北三线工程的建设,改变了江西工业落后的面貌,为九江现代工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并搭建了较高的生产与科研的平台,大批技术工人与科技人员的到来,为九江增添了强大的软实力。时至今日,这些建设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军工企业,有的不复存在,有的却越做越强,成为我国军工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为国防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柳飘蕙

责编:钟千惠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