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读九江丨8月往事之—— 古琴大师查阜西的精彩人生

2024-08-18 10:38:46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2038

8月往事之——

古琴大师查阜西的精彩人生

■ 冯晓晖

概述:

1976年8月10日,古琴大师查阜西在北京去世。

查阜西(1895年11月7日~1976年8月10日),名镇湖,又名夷平,字阜西,江西九江修水人,中国古琴演奏家、理论家,是最重要的古琴琴谱的搜集者之一。他因为善弹《潇湘水云》而又被称为“查潇湘”,与张子谦、彭祉卿并称“浦东三杰”。在航空领域也有建树,是“两航起义”的主要组织策划者之一。此外,他还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

评述:

古琴,原称琴,又称瑶琴、五弦琴和七弦琴,源自中国的古老的弹拨类乐器,有三千多年历史,初为五弦,后增为七弦。古琴为礼器和乐律法器,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位列“琴棋书画”四艺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

专业级的古琴演奏与欣赏是个相对小众的圈子。这些年来,随着传统文化被进一步弘扬,古琴在公众场合露面的机会也越来越多。一些身着汉服的姑娘在舞台上表演挑、勾、擘、拨的动作,看起来甚是优雅,其实大都不得要领。这是因为古琴虽然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却在发声上有其无可改进的弱点,对演奏者的要求很高,更适合成熟的男性,而女性拿手的则是清洌爽利且表现性更强的琵琶。所以说近现代的古琴大师和著名演奏家,几乎都是男性,修水籍古琴大师查阜西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

查阜西先生挺有意思,他更像是有正经职业却来玩音乐的票友,却从票友成长为大师。或者说,他是真正的音乐人,却又不得不在红尘中找个体面的职业,又把职业做得很棒。因此,他有两个身份,一个是挣钱的职业,做得相当有影响;一个是兴趣爱好,做到了顶尖。此外,他还为中国革命作出过突出的贡献。

查阜西出生于修水山口镇来苏村,一个挺偏僻的地方,靠近湖南平江县,他父亲做过平江的知县。《九江市志》记载,查阜西自小聪慧,9岁能诗,15岁自学弹琴(也有说13岁)。

说自学就不靠谱了。任何一门乐器,若无师承,仅靠自学,只能走到无可救药的野路子上去,天才也会废掉。查阜西的父亲做过知县,说他年少就在各地旅居求学,更为合理。

查阜西21岁时,考入烟台海军学校。在“五四”运动中被学校开除,后考取北京大学,在李大钊先生的指点下前往广州,到了孙中山创办的航空学校学习,并加入国民党。后航校解散,查阜西先赋闲在家,研究音乐,随便做做翻译工作,后又到长沙第一中学教书。192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武汉中共任职。1927年,国共决裂后,查阜西因被捕与我党失去联系。

离开政治的漩涡后,查阜西就按照两条路走下去。一方面他任职于上海欧亚航空公司,成为中国早期航空公司的高管。欧亚航空公司经营中国到欧洲航线,是抗日战争前国内两大航空公司之一。之后的20年内,查阜西做过生意,搞过铁路和运输,但主要还是在航空业活动。

同时,查阜西专注于古琴演奏与艺术交流,联系全国各地的琴人,在20世纪30年代成立了今虞琴社,并出版《今虞琴刊》。随着技艺的提高,他声名愈显。20世纪40年代,他成为国内最知名的古琴演奏家,经常参加公开演出,并在重要的政府庆典中演奏。

1946年,在中共中央社会部副部长李克农(实际负责中共的情报工作)的联系下,查阜西重新参加革命。1949年,查阜西到香港组织“两航起义”。“两航起义”是一场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的、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事件。抗日战争后,中华民国交通部属下有三大航空公司——中国航空公司(中航)、中央航空运输公司(央航)以及民航空运队。1948年后,中航和央航陆续将飞机转移到香港。1948年8月,时为央航副总经理的查阜西在周恩来的委托下前往香港,组织起义。1949年11月9日,央航和中航两家航空公司的2000多名职员在香港宣布起义,部分航空人员在没有地面导航和气象保障的困难条件下,冒着可能遭遇袭击的危险,驾驶12架飞机飞抵天津和北京。与此同时,留港员工同国民党当局和港英当局展开了“护产斗争”,并将一个飞机修理厂、一个电讯修配厂及数千吨设备器材、航空油料运回内地。这次震惊世界事件被称为“两航起义”,亦称“北飞行动”。中国航空集团就是在这些飞机、人员和设备基础上成立的。

“两航起义”后,查阜西到军委民航局工作,历任业务处长、顾问。民航创建初期,民航局在决定重大政策问题时,经常征求其意见。查阜西认真负责地对空中交通管制、安全管理、场站建设、国际国内运输业务等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应当说,查阜西先生为中国革命,尤其是航空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0年,查阜西辞去了民航局的职务,在担任民航顾问时,将更多精力投入到音乐的世界中。他受聘为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曾担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民族音乐研究所通讯研究员。他推荐各地琴家们去各大院校任教,带领一批人前往全国各地寻访琴人,录制了86位琴家的262首琴曲,为中国传统音乐留下了极其珍贵的录音资料。

1954年,查阜西成立北京古琴研究会,出版《古琴研究》《琴论缀新》,1958年出版《存见古琴曲谱辑览》。1961年和北京古琴研究会一同开始编纂巨著《琴曲集成》,后来因“文化大革命”中断,此书到2010年才全部出齐。

作为近代古琴三老之一的查阜西,被评价为历史上少有的全面的古琴艺术大家。他在古琴艺术研究、教学、创作、演奏以及组织领导古琴学术研究、艺术活动等方面都作出了令人景仰的贡献。

1976年8月10日,中国航空业的重要人物、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评定为行政10级的老干部、一代古琴大师、音乐理论家与教育家查阜西因患心肌梗死在北京去世,享年81岁。查阜西最喜爱的古琴名为“一池波”,据说从唐代流传至今,为现存中国十大名琴之一。2011年12月,“一池波”在保利公司的秋拍中以1725万元价格转手。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柳飘蕙

责编:钟千惠

审核:许钦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