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科普丨古人熬了2000年的大夜,总结出来的睡眠大法

2024-08-19 18:16:03   
浏览量 31295

也许你以为古人晚上灯都舍不得用

夜生活一定很乏味

基本就是天一黑

就上床卷被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晚上睡不好觉的问题

在哪个时代都一样

睡觉——“天时地利与人和”

焦虑的原因多种多样

“优哉游哉,辗转反侧”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独坐不成寐,夜深天欲霜”

元 佚名《竹榻憩睡图》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总而言之,古今之人皆面临白日未尽之事,夜晚化为心间之扰,令人难以安然入眠。

那么,古人对于睡眠的讲究究竟有多深呢?欲求一夜好眠,天时地利与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睡觉 · 天时

我国古代将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两个小时,每个时辰都有自己的名字。

一天的最后一个时辰,对应现在的晚上9:00-11:00,叫作“人定”,意思是——

这个时间是古人认为的最晚入睡时间

当然古代晚睡的也不在少数

“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白天没嗨够,晚上点蜡烛,玩得真花;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酒蒙子喝得连家门都进不去了;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被放鸽子,只好自己DIY;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和情人难舍难分如胶似漆……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夜半品读爱豆大作。

然而,即便是“夜半挑灯更细看”的陆游先生,亦不主张深夜苦读,他认为晚间读书应以“二鼓尽”为限,即大约晚上九至十一点,这与明代人所倡“夜读止于子时”不谋而合。

由此可见,跨越时代,熬夜均非被普遍推崇之举。

至于李贺,他为诗倾注心血,不惜昼夜颠倒,寻章摘句至晨光初现,这般过度耗神,

难怪他二十四岁就真成了诗鬼。

睡觉 · 地利

“长寿绣”药枕 辛追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藏

古人对睡眠时所用的器具非常讲究,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绣枕,出土时内填中草药佩兰,是迄今所见最早的保健药枕。

清 奚纲 《竹菊图》(局部) 辽宁省博物馆藏

陆游就非常推崇菊花枕。二十岁时他写诗记录自己采集菊花做枕头:“余年二十余,尚作菊枕诗。采菊缝枕囊,余香满室生”。

六十多岁时想起二十岁的经历,他又写了一首。

《今秋偶复采菊》

采得黄花作枕囊

曲屏深幌闷幽香

唤回四十三年梦

灯暗无人说断肠

可见对菊花枕是真爱啊。

睡觉 · 人和

明 王铎 《李贺诗帖》 故宫博物院藏

古人讲究“先睡心,后睡眼”,苏东坡在睡觉上颇有心得。

他有一回跟朋友详细地分享了他的入睡法则,最后还叮嘱一句“慎无以语人”。

他对睡的看重不亚于吃,简直是个大可爱。

苏门入睡法则

第一步 找个舒服的姿势

安置四体,在床上躺平,让身体感觉到彻底的放松。

如果有哪一处觉得不自在,就要调整,换个睡姿?垫个靠垫?总之一定要尊重身体的感觉,找到最舒适的状态。

第二步

闭上眼睛听自己的呼吸,直到呼吸变得均匀平直,把精力集中在呼吸上,可以去除种种杂念。

在此过程中,核心在于摒弃杂念。

苏轼在分享他的睡眠秘诀后,特意向友人强调:“未有心态不端,而能达到圆通觉悟之境者。”

心中若有事牵挂,安睡自然无从谈起。

南宋 马麟《秉烛夜游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早睡或晚睡

菊花枕抑或竹叶枕

或许皆非关键所在

那种

“震雷掣电鬼神惊,参当其时正酣睡”

的心境

或许才是

古人赠予我们

应对失眠的最佳良方

如今,许多年轻人饱受失眠的困扰,然而这份苦恼寂寂然跨越千年,仍如月般“皎皎”。

你所失去的睡眠

你所沉溺的夜晚

曾有无数前人同样承受过这份煎熬

你并不孤单

这便是时间与历史给予我们的慰藉

愿诸君今夜好梦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睡眠健康和神经心理专科管理团队

开诊时间

每周四 上午

诊疗地点

九江学院附属医院1号楼2楼

(来源:九江学院附属医院)

编辑:毕典夫

责编:曹玉婷

审核:杨何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