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九江 | (论语)海子,用生命祭奠灵魂的人

2024-09-07 19:10:00   长江周刊
浏览量 31769


海子,用生命祭奠灵魂的人

■ 南山松

说起海子,大家自然就会闪现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阳春景象,会想到碧波荡漾的大海的广阔的蓝,想到雨后清洗得干干净净纤尘不染的春花,还有那温暖的惠风。海子,一个神的孩子,一个用生命祭奠清洁灵魂的人。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出生于安徽怀宁的一个小山村。15岁考入北京大学法律系,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当时和西川、骆一禾同被称为“北大三诗人”。1984年因创作《亚洲铜》《阿尔的太阳》一举成名,开始使用“海子”作为笔名。从18岁到25岁的7年时间里,海子创作了近200万字的作品。他死后,在挚友诗人西川的努力下结集出版了《土地》《海子、骆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诗》《海子诗全编》等。

“目击众神死亡的草原上野花一片/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的琴声呜咽/泪水全无”——海子《九月》

少年成才的海子,一直把生活当作诗歌来追求的,他的诗美得纯净,美得空灵,他追求的生活也希望和诗里一样透明纯净,即使做一个农民,劈柴、喂马,关心粮食和蔬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生活都是童话般的美丽。但海子始终用背对着世俗的世界,他的脸要面向无人居住的大海。他是缪斯之神,注定高冷地远离人间烟火,他想做一个幸福的人,但是他不是活在当下,而是要从明天起,才过普通人的生活,来“关心粮食和蔬菜”。生活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鸡毛蒜皮,生活就是烟火袅袅中夹杂的草木俗气。可海子心目中的理想世界是纤尘不染的空明澄澈,尘世的蹉跎羁绊,似乎永无到达理想之门的日期,海子在现实与理想的挣扎中,就像陷于沼泽的斗士,精神的苦闷日夜折磨着他,逃离到哪里?

“没有任何夜晚能使我沉睡/没有任何黎明能使我醒来”——海子 《西藏》

生活是兵荒马乱,爱情也是一地鸡毛。海子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姐姐。这个姐姐是有夫之妇,海子总在她的窗下吟唱,但她却无动于衷,并调回内蒙古。海子曾追随到她的草原吟诵:“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德令哈……今夜/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可那个不被世人知晓的神秘姐姐还是拒绝了他。据他的好友西川说,在海子死前的星期五,他最后见到了爱恋的人,但爱恋的人没有回应。爱情如果不能产生共鸣,就成为单相思,而世间男女最苦的情莫过于单相思,海子在爱情里找不到栖息的港湾。

情感的天空塌陷了,海子的诗歌王国也乌云密布,有诗界权威当面毫不留情批评他的诗,说“人类有一个但丁就够了”,言外之意是海子不配写诗。海子敏感的心如遭雷击。北方的冬天特别严寒,海子写作有如苦行僧。他习惯打一桶水,将双脚浸在冰冷的水里,刺激自己创作的神经。他的身体在煎熬中慢慢出了问题,他得了肺炎,感觉呼吸困难。他说看到自己的肺都变白了,穿了洞。他出现了幻觉,甚至因练气功而走火入魔。

在20世纪60年代农村出生的人,都是在饥饿中长大的。1964年,海子出生在饱受自然灾害影响的安徽农村。海子的身体发育不良,外貌也不太好,他自然会在内心形成一种自惭。家庭的贫困,时代的迷茫,恐怕是压倒海子的最重的稻草。

20世纪90年代,本科生的工资收入为每月八九十元,油盐糖粮等生活物资还需凭票购买。自行车、家用电器一般居民根本买不起,也买不到,大多数普通居民生活过得相当清贫。身处首都工作的海子,尽管毕业于北大,也同样过着捉襟见肘的苦日子。贫困让人很煎熬,诗人也不例外。有人回忆海子曾到一个小店想喝酒,没有钱,他对店主说:“给我一杯酒,我给您念一首诗可以吗?”店主叫服务员给了海子一杯酒,却把他赶走了。在店主眼里,海子不过是个要饭的。可店主的态度对敏感的诗人而言,是一种尊严的伤害,他的内心是多憋屈?

海子是全家唯一的希望,他下面有几个未成年的弟弟,家里等待着他每月的救济。对一个月才几十元钱还要支援家里的海子而言,谈不起恋爱,过不起生活。他卧轨时一身破烂的衣服,胡子拉碴,俨然就是一个乞丐。

海子挣扎着想摆脱贫穷,也有过辞职到南方和朋友一起办报纸的想法,但终被现实捆住了双脚,生活的枷锁套住了他想自由飞翔的灵魂。于是,他的诗歌里总是散布着死亡的气息。“我早就说过,断头流血的是太阳”(《拂晓》);“从笨重天空跌落的/撞在陆地上,撞掉了头撞烂了四肢”(《桃花时节》);“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春天,十个海子》); “请在麦地之中,清理好我的骨头,如一束芦花的骨头”(《死亡之诗2》);“用我们横陈于地上的骸骨,在沙滩上写下:青春”(《秋》)

1989年3月,年仅25岁的海子,留下五封遗书,毫无征兆地独自前往了山海关,静卧在铁轨上。海子最后以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华美诀别了这个尘世,却把春暖花开留在人间。

海子像耀眼的流星划过长空,在最热烈的生命年华选择抛弃世界,至今他的选择像谜一般让世人揣度纷纭。有人说是性格,有人说是失恋,也许这些都是他死亡的原因。但从更深层的方向想,社会转型的迷惘,长期贫穷的压抑,对生活寄寓美好理想,现实却让肉身和灵魂一起流放,一半为神的海子,他的理想生活就该是黑白分明的纯良,哪能忍受生活像无期徒刑般的蹂躏?于是,为了将灵魂带进那纯净的理想世界,他毅然祭上了自己的生命。

对海子而言,死亡不是结束,而是灵魂的皈依。海子的灵魂所在,永远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艺术永恒。


周刊邮箱:jjrbcjzk@163.com

主编热线:13507060696




版权声明

本原创内容版权归掌中九江(www.jjcbw.com)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谢绝转载。


编辑:王嘉琪

责编:钟千惠

审核:杨春霞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