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蜜桔何以让世界尝到甜头

2024-11-30 11:20:29   
浏览量 31745

图片


新余蜜桔具有耐瘠旱、早结丰产、抗寒性强的特性,而且汁多化渣,糖高酸少,果皮薄,外形圆润饱满。如今,新余蜜桔已建成了覆盖国内20个省市的30多个市场,打通了越南、菲律宾、印尼等8个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出口量连年增长。


作者 | 谢丹 邹琴 吕玉婷 廖裕

题图 | 果农采摘忙


又是一年蜜桔丰收季。笔者一行来到新余市渝水区姚圩镇七里山新余蜜桔园内,只见江西省海明果业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一片忙碌,黄澄澄的蜜桔在自动分拣机上徐徐滚动,工人们有的在分拣,有的在打包装箱,一箱箱蜜桔即将发往广西口岸,流向世界各地。

据了解,2024年新余市蜜桔种植面积达21.2万亩,预计产量约24万吨,年总产值13亿元,带动了5万余人就业。小小蜜桔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新余的富民大产业的?笔者带您一探究竟。

图片

在渝水区姚圩镇七里山万亩桔园内,村民们正加紧采摘。谭建荣/摄


图片

三次飞跃:新余蜜桔几经沉浮


新余蜜桔,不仅承载着几代果农的辛勤与智慧,更见证了一个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崛起历程。

1977年,原新余县农业局果业专家顾承业、叶前法在姚圩镇彭家村柑桔群体“本地早”中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枝条。这株枝条被编号为39号,经过精心培育,这株优变品种便是新余蜜桔的雏形,初定名“彭家39号”。

1991年是培养新品种打地基的关键时期,新余蜜桔抗住了一次“大考”。“那年新余遭受罕见冻害,几乎80%以上的其他柑橘类品种都冻死了。唯独新余蜜桔经受住考验活了下来,真是一个惊喜,这也让我们对产业发展有了更大信心。”新余市农业科学研究中心周京华回忆道。

几代科研人员二十多年的努力,为新余蜜桔产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996年开始进行区域示范,1997年通过江西省果树专家评审。1999年,新余市农业部门正式将“彭家39号”更名并申请“新余蜜桔”商标。

图片

水北镇伍塘村蜜桔丰收。凌厚祥、刘小敏/摄


从1977年那一株承载希望的“彭家39号”到现在遍布新余的21万余亩蜜桔,新余蜜桔的发展可谓几经沉浮,经历了三次飞跃。

“1997年,新余市蜜桔种植就能达到亩产4000斤至5000斤。因其品质好、产量高、效益好,被列为江西省浙赣沿线地区柑桔主推品种,带动了全市3万多农户参与种植。这是新余蜜桔的第一次飞跃。”原新余市果业局办公室主任胡志平介绍说。

1999年至2006年,新余市大力推广改造温州蜜桔嫁接新余蜜桔,效益翻了两番。“高接换种”是新余蜜桔的第二次飞跃。

2006年新余市成立果业局,2007年将“十一五”建设十万亩新余蜜桔工程纳入农业头号工程,出台《十万亩新余蜜桔产业工程实施意见》,这是新余蜜桔的第三次飞跃。当时大批农户开始在罗坊、姚圩、人和等乡镇大规模种植,形成了哲划线果业带、蒙山果业带、沪瑞高速果业带三个重点产区。

目前,全市拥有连片500亩以上的市级龙头企业25家,果业合作社38个,连片1000亩以上的省级龙头企业5家,拥有1000亩以上的基地11个。

图片

果农忙着转运成熟的新余蜜桔。赵春亮、凌厚祥/摄


图片

自我革新:从人放天养到现代化种植


三次飞跃让新余蜜桔成为当地规模最大的“土特产”,这背后少不了所有为这份甜蜜事业辛勤付出的耕耘者。

“产业发展初期,蜜桔的品质不太稳定,但产业发展需要靠产品品质支撑,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提升蜜桔品质的工作上狠下功夫。”胡志平介绍道,为保障蜜桔品质,新余市深化与科研院所合作,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大力推广新技术,加快猪沼果肥水一体化、生物防虫、果园生草等生态果园建设,建立一套完善的果业科技服务体系。

这些年,新余通过向农民科普新余蜜桔品种优势、技术优势和效益优势,鼓励商人带头开发,使果农尝到甜头。同时以技术服务和农民培训为手段,培养了一大批技术骨干和作业能手,使其成为新余蜜桔发展的核心力量。

2022年,新余成立柑桔行业协会,给全市果农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资源共享的平台,江西省海明果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裴海明当选协会会长。

裴海明从事新余蜜桔种植二十余载。“曾经种植蜜桔基本上是‘人放天养,靠天吃饭’,而现在基本实现种植、采摘、分拣全流程智能化、机械化。”裴海明坦言,“要引领新余柑桔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是关键,交流也必不可少。通过柑橘协会这个平台,我们有机会学到更多新技术。”

经过多年努力实践,新余蜜桔果品品质得到明显提升。新余蜜桔具有耐瘠旱、早结丰产、抗寒性强的特性,而且汁多化渣,糖高酸少,果皮薄,外形圆润饱满。

2004年新余蜜桔获“全国优质果品”,2005年获“江西省名牌产品”,2013年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新余蜜桔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图片

果农正分拣新余蜜桔。凌厚祥、张哲峰/摄


图片

走出去:让世界尝到甜头


每到新余蜜桔丰收时,远在广西的客商莫先生都会来新余买桔子,已经有十多个年头。他告诉记者:“新余蜜桔成熟时间早,而且口感比较好,深受东南亚消费者的欢迎,我们每年都要装十几车走,大概200多万斤。”

但在2007年之前,新余蜜桔在国内外市场还籍籍无名。以胡志平为代表的果业人开启了艰难的市场开拓之路。他们常常穿梭在全国各地的果蔬批发市场,推个小推车,左手拿着宣传资料,右手拿着蜜桔在水果区的一家家档口介绍,让商户亲自试吃。在济南、泉州、广州、湖南等地的批发市场都可以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

“那时候我们的午饭大多数都是在板凳、石墩子上解决的。虽然开始蜜桔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不高,但是我们还是铆足了劲把品牌打出去,经常开座谈会、推介会,邀请客商来新余考察。”忆起跑市场的那五年,胡志平感慨万千。

的确,最初的新余蜜桔在国内市场都没啥存在感,更别谈走出国门。在一批批果业人的努力下,全国各地的客商纷至沓来。胡志平直呼:“终于把他们请进来了!跑市场再累也值得。”

终于,2009年,新余蜜桔实现了“借船出海”,最难销售的粗皮大果都能卖到东南亚,当时价格甚至达到八毛钱一斤。2014年,福建客商将新余蜜桔的粗皮大果远销海外,实现整船出海。

图片

七里山蜜桔园一生产车间打包现场。谢丹/摄


近年来,新余果农与政府共同推进产超对接,增加贸易渠道,扶持出口产业。“每年都有客商上门来购买新余蜜桔,国外的订单也逐年递增。”裴海明介绍道。目前新余市共有四家具备出口资质的蜜桔企业,每年的出口数量呈稳步上涨趋势。

“今年新余蜜桔出口量占全市总产量50%以上,创历史新高。”新余市农业农村局果业科何志龙告诉记者。如今,新余蜜桔已建成了覆盖国内20个省市的30多个市场、350多家采购商、5家连锁超市的销售网络,打通了越南、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等8个海外市场的销售渠道,出口量连年增长。

当前,新余大力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战略,为新余蜜桔品牌建设“上分”。前不久,2024新余蜜桔文化节还与仙女湖马拉松撞了满怀。一边是网络主播现场直播推介蜜桔果品,一边是2万余份新余蜜桔果品袋和新余蜜桔文创手办直接装进选手赛事包,满满的桔香沁人心脾,甜到了大家伙的心坎里。

(来源: 当代江西)

编辑:王文婧

责编:钟千惠

审核:朱静

继续阅读
热门评论

扫一扫二维码下载掌中九江

咨询热线:0792-8505892

Copyright © jiujiangzhangkongchuanmei. All Rights Reserved

赣ICP备13005689号

赣公网安备 3604030200017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6120190002号